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太阳耀斑预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近年来随着理论和算法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可以更快速的处理复杂、多维度的数据,去除噪声、自动识别关键信息;也可以通过筛选特征和融合模型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其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深度学习,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对数据的内在规律进行自动的分析、挖掘和学习,很大地推进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为机器学习的功能强大,它在图像识别、数据分类、计算机视觉(包括图像和视频等)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也趋向繁荣。
  机器学习的优势可以跟空间天气预报研究相结合,促进预报先兆因子的提取和预报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提升空间天气的预报能力。
  太阳耀斑及其伴随或引发的太阳质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可能引发剧烈的空间环境扰动,严重威胁到航天器和卫星的安全。研究太阳耀斑爆发的先兆因子、建立起满足空间天气业务预报需求的太阳耀斑预报模型,是空间天气预报的重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王晶晶副研究员、刘四清研究员等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展了太阳耀斑爆发的先兆因子提取、以及太阳耀斑预报建模的研究。
  王晶晶等(2019)利用活动区中性线梯度图像将十二个传统的耀斑先兆因子(磁通量、螺度平均值等)进行改造,将活动区中性线梯度作为权重代入了先兆因子的计算中,提取了一组新的耀斑先兆因子;经测试,这组新的先兆因子在用于预报强耀斑(M级及以上级别耀斑)时,明显优于传统的先兆因子,其中统计量F评分(Fisher score)超出了后者两倍,以此建立的随机森林预报模型的技巧评分也平均提升了约30%。结果表明,新颖的、可以反映太阳耀斑爆发物理机制、与耀斑爆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先兆因子,对进一步提升耀斑预报的能力至关重要。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活动区中性线梯度图像不仅包含了活动区中性线附近的磁场梯度数值,也包含了中性线长度、形态和位置信息;在传统的预报先兆因子(如Schrijver (2007)的R值——中性线附近区域的通量之和)的计算过程中,活动区的中性线位置和形态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磁场演化特征被忽略了。王晶晶等(2020)利用核函数从活动区中性线梯度图像中成功提取了两个新的耀斑先兆因子,分别表征当前活动区中性线梯度的特征、在过去48小时内活动区中性线梯度的演化特征,再与两个相似的传统先兆因子——R值(中性线附近区域的通量之和)和R值差分值进行对比后发现,新的先兆因子在用于预报强耀斑(M级及以上级别耀斑)时,明显优于传统先兆因子,其中统计量F评分超出了后者八倍,并成功的将预报时间提前量提升至72小时。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更完善的描述活动区中性线梯度图像特征,提取出新的耀斑先兆因子,有利于提升耀斑预报能力、以及预报提前量。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被收录在HMI Science Nugget作为亮点研究推荐(http://hmi.stanford.edu/hminuggets/?p=3263 )。
  Citations:
  [1] Jingjing Wang, Siqing Liu, Xianzhi Ao, Yuhang Zhang, Tieyan Wang, Yang Liu,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the SDO/HMI Vector Magnetic Field Data: Potential to Improve Machine-learning-based Solar Flare Prediction Models, 2019, ApJ, 884, 175, DOI: 10.3847/1538-4357/ab441b.
  [2] Jingjing Wang, Yuhang Zhang, Hess Webber Shea A., Siqing Liu, Xuejie Meng, Tieyan Wang, Solar Flare Predictive Features Derived from Polarity Inversion Line Masks in Active Regions Using an Un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2020, ApJ, 892, 140, DOI: 10.3847/1538-4357/ab7b6c.

  图一:活动区光球径向磁图(左上)、正/负级活跃磁场区域图(右上)、中性线梯度图像(左下)、中性线梯度图像48小时差分图(右下)

  图二:利用中性线梯度图像提取的特征(Feature 1)预报强耀斑的F评分(Fisher score)随预报时间提前量的变化趋势(上图)、以及利用中性线梯度差分图像提取的特征(Feature 2)预报强耀斑的F评分随差分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图)

相关话题/图像 空间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SSR撰文阐述空间科学产出最大化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一期负责人吴季研究员,与欧洲空间局科学项目部原主任Alvaro Gimenez教授共同撰写了On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Science Output of Space Missions一文,并于2020年1月在Sp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发现等离子体β值对日球层电流片附近磁流体力学波动的调制作用
    磁流体力学波动(MHD波动,通常指阿尔芬波、快磁声波和慢磁声波)是空间等离子体中频率远低于离子回旋频率的波动,也是主要的行星际太阳风扰动。在太阳风就地观测中,阿尔芬波比较常见,而快/慢磁声波则由于强的朗道阻尼相对少见。然而,一些局地激发机制的存在使得我们依然有机会在行星际太阳风中观测到快/慢磁声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攻克液氢贮箱压力下降预测难题 空间中心助力胖五复飞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胖五复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炳红团队,在长征五号研制中承担了上面级微重力滑行期间液氢贮箱压力下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磁场重联电子扩散区中发现电子Bernstein波动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赤研究员团队的李文亚副研究员(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唐斌斌副研究员,与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Daniel Bruce Graham(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刘凯军教授等人合作,在磁场重联电子扩散区中发现大振幅电子Bernstein波动,相关工作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探测反演热带气旋海面气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热带气旋的海面气压场数据能够反映气旋的强度、结构和尺度特征,在热带气旋分析中起关键作用。另外,气压场反映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热带气旋移动的主要动力,气压场数据是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发展趋势预报的重要参考数据。过去,海上热带气旋气压的观测主要依赖于飞机投放无线电探空仪进行观测。然而下投探空仪仅能提供有限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太阳风暴研究取得新进展
    太阳风暴(CME)及其激波的行星际传播、以及传播特征如何影响地磁暴的产生和强度是空间天气研究和预报的重要环节。近期,刘颍研究员团队在此研究方向取得了新进展。  1. 太阳风暴行星际传播统计分析  太阳风暴及其激波在日地空间的传播已有相对广泛的研究,但1 AU以外的传播工作则较少。刘颍研究员团队结合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极区场向电子事件分布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场向电子是指沿磁力线运动的电子流,是场向电流的主要载体,在空间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极区场向电子研究对于认识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以及电离层-磁层耦合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由于受卫星轨道的限制,以前对地球极区场向电子的特性、分布和动力学过程还缺乏全面的认识。最近,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提出超级太阳风暴研究新思路
    超级太阳风暴为低概率、高影响的事件,经常被用作参考的是1859年的卡林顿事件。美国空间研究委员会粗略估计,若一个超级太阳风暴撞到地球,对现代科技社会造成的损失可高达数万亿美元,社会恢复的周期为4至10年。因此,超级太阳风暴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超级太阳风暴研究进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由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日冕波动及相关激波传播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日冕极紫外波动(EUV波)是一种在极紫外波段观测到的日冕大尺度扰动现象。EUV波是由日冕物质抛射(CME)膨胀产生,一般认为对应CME驱动的激波。EUV波在日冕中最终能传播多远、多久,受什么因素影响,并不是很清楚。最近的研究发现,尽管CME本身在太阳附近不能膨胀到与其爆发位置相对的太阳背面,但CM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太阳风暴和激波研究再次取得系列进展
    太阳风暴(CME)及其激波可以产生地磁暴、高能粒子(SEP)、射电暴,是空间天气研究和预报的主要对象。刘颍研究员团队在此研究方向再次取得了系列进展。  确定CME驱动的激波的三维结构、运动学、以及与其在日球空间效应的关联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这方面的认知仍然很模糊。团队结合多卫星遥感成像与就地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