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重联是将磁化等离子体内磁场能量转化为粒子动能和热能的重要物理过程,是打开磁层顶将太阳风能量输入地球空间的主要机制。在电流片两侧等离子体具有非对称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向阳面磁层顶),磁场重联过程会表现出不同于对称重联的显著特征。非对称条件下磁场重联是如何触发和发展的始终是空间物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对非对称重联的全局特征研究更多的依靠数值模拟来实现。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首个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空间科学卫星项目,磁场重联和等离子体输运过程是其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双星计划创新的轨道设计使其在向阳面磁层顶观测中积累了大量磁场重联数据,双星计划TC-1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向阳面磁层顶磁场重联最有效的卫星项目之一。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永存等利用TC-1数据,对向阳面磁场重联事件进行个例分析(图一)和统计分析(图二)后,获得了非对称重联的丰富特征,他们发现:(1)重联耗散区内X点与流静止点的分离是非对称重联的普遍特性,电流片两侧非对称强度对其没有决定作用(图二a):(2)通过反平行重联观测结果与Cassak-Shay模型结果比对,证实Cassak-Shay模型只有在低剪切流情况下可以很好的预测重联出流速度(图二b),但对于出流区等离子体密度的预测非常准确(图二c);(3)反平行非对称重联扩散区内Hall磁场总体上展示出强的非对称性:磁鞘侧Hall磁场高于磁层一侧(图二d)。
该项研究结果将加深我们对磁场重联过程在非对称环境下是如果发展的这一难题的理解,为非对称重联模型的建立与改进提供观测基础。相关文章在线发表在Nature杂志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相关链接和文章信息: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7592
Zhang, Y. C.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asymmetric magnetic reconnections: Observational results from the exhaust region at the dayside magnetopause. Sci. Rep. 6, 27592; doi: 10.1038/srep27592 (2016).
图一: TC-1对向阳面非对称磁场重联的观测
图二: TC-1非对称磁场重联统计特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磁场非对称重联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过程 观测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对引起2015年3月17日强地磁暴事件的太阳活动源区情况给出最新的观测结果和分析
太阳活动区NOAA12297在2015年3月15日产生的日冕物质抛射(CME)与12小时前该活动区的另一次CME爆发共同驱动了第24太阳活动周到目前为止最强的一次地磁暴现象,Dst指数达到了-223 nT,并且两次爆发都只是伴随着C级耀斑,却产生了这样强的地磁效应(Liu et al., 2015,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空间中心科研人员观测证实ICME等离子体的阿尔芬波加热机制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在内日球层径向传播过程中会不断膨胀。如果该膨胀是绝热过程,那么一般认为ICME内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速度会比周围的太阳风等离子体要快。近期,天气室王赤研究员、刘颍研究员等人通过对早期的统计研究进行分析,发现30 AU以内ICME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速率和周围太阳风的情况大体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空间中心科研人员观测证实空间物理原创概念——动力学阿尔芬本征波模
阿尔芬波是等离子体中的基本波模,由空间物理先驱诺贝尔奖得主H.Alfvén预言提出。动力学阿尔芬波(Kinetic Alfvén Wave,KAW)由阿尔芬波演化而来,特征是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上的波长小于离子运动尺度。磁层中电流片经常很薄,可以接近离子运动的特征尺度;在薄电流片中,不均匀性的空间尺度和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第四纪科学期刊(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对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多指标首次揭示了遗址不同文化层位的形成过程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 泥河湾盆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向华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碳氢组分解耦的煤炭分级气化关键过程实验台进行安装调试
煤炭作为主力能源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煤炭的简单粗放型利用方式也导致了高能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的三高问题。通过气化反应,煤炭可以转化为合成气,进而组织高效的联合循环或转化为天然气、甲醇等清洁燃料,气化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 相对于传统一步式完全转化的煤气化技术,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热半焦循环流化床高效低污染燃烧及过程匹配技术” 课题年度进展交流会顺利召开
2019年6月25日,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热半焦循环流化床高效低污染燃烧及过程匹配技术”年度进展交流会顺利召开。课题所属项目“基于发电的煤炭热解燃烧多联产技术”负责人、浙江大学方梦祥教授、研究所副所长吕清刚研究员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华电电力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六站点仪器安装与调试运行成功
4月下旬至5月初,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团队顺利完成了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ChinaSpec)6个站点的系统建设、年度标定与安装调试工作。 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ChinaSpec,https://chinaspec.nju.edu.cn/)是在现有地面CO2通量监测站点基础上,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北极环境多要素空间观测与信息服务研究”项目取得进展
2020年1月16日至1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北极环境多要素空间观测与信息服务研究”和“极端环境下北极航行船舶运动和结构安全性分析与评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召开项目间交流会,针对项目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展开研讨。 两个项目均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欧国际合作,面向北极环境监测、航道安全和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陆表能量与水分交换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作用的卫星观测与模拟研究”通过课题验收
11月6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陆表能量与水分交换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作用的卫星观测与模拟研究”顺利通过课题验收。来自中国农科院、国家遥感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中科院地理所、武汉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单位的14位专家组成课题验收专家组。 会上,项目首席、空天信息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空天院科研人员开展核心定标场辐射特性无人机观测试验
10月18日至23日,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赴国家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场(简称“包头场”)开展核心定标场辐射特性无人机观测试验,获取了固定灰阶靶标和沙地目标多类型辐射特性参数,完成了此次联合试验的任务要求。 此次试验面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空间辐射基准传递定标及地基验证技术”项目中核心定标场特性分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