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校6人入选2021年北京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近日,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公布了2021年北京****名单,我校共有6人入选,分别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杜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吉训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童朝晖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宏家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建国教授(按名单公布顺序)。

杜杰,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首批“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国家基金委****基金获得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转化医学中心主任,教育部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大血管转化医学创新团队主任,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病因学及临床转化研究,建立了心血管专病队列及样本库,揭示了心血管急危重症的分子病因,形成基因诊断产品并开展临床检测服务;建立了炎症微环境介导心脏纤维化、心力衰竭的新理论,发现了治疗新靶标;建立了急性胸痛快速鉴别诊断新策略,开发了快速诊断试剂盒;建立了心血管疾病干预新技术,探索了个体化诊疗新方案。研究工作入选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国家级重点、重大、专项课题13项,参编论著7部,获得授权专利13项,参与制定指南1部。发表系列研究论文,2014-2020连续七年获“中国医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获美国心脏病协会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学(ATVB)委员会血管生物“特别成就奖”,第六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入选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使命人才。

吉训明,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外科专家。主要从事脑血流重建与神经保护研究,在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联合区域低温保护、狭窄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缺血适应治疗和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的诊治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入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担任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卒中抢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宣武医院-哈佛麻省总医院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中方主任、国家远程卒中中心主任、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低氧适应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国家卫计委脑防委学术部主任。吉训明教授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以第一/责任作者在《Nature》《Stroke》《Neurology》《Neurosurger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的广泛关注;主编我国首部《脑血管病急诊介入治疗学》专著,授权国内外专利4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已公示)、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

童朝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医管局“登峰计划”。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等10余项;发表论文225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69篇,包括《AJRCCM》《ICM》《中华结核和呼吸》等国内外呼吸一流杂志;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在呼吸系感染、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及介入诊治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成就。作为新冠肺炎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提出“关口前移”等重要救治理念,参与一系列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制定。在呼吸危重症方面,带领团队开展ECMO、机械通气等技术,在新冠、SARS、H1N1、H7N9、鼠疫等历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率先开展内科胸腔镜、BTPNA、导航支气管镜等;一直致力于PCP感染研究,强调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PD-1等在PCP免疫中的作用。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奖章。担任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会长等。

王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的临床和转化研究,以及精神药物的临床验证。王刚教授率先提出了抑郁症“量化治疗(measurement-based care)”的理念,推动了我国抑郁症临床治疗模式从粗放的经验性治疗向精细的量化治疗的转变;主导了国内精神药物的临床验证研究,引领了国内精神科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物的临床开发;搭建了京津冀精神疾病大数据平台,开发多项数字医疗产品,建立了抑郁症全病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并促进了重性精神病防控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近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1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MJ》《Lancet Psychiatry》《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science》等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编写《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国抑郁障碍诊疗规范》等专著6部。获中华医学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市级二等奖两项。现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双相障碍学会(ISBD)全球理事、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主任委员。入选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都科技领军人才。

张宏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外科学系副主任、心血管疾病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北京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张宏家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主动脉疾病外科手术工作的专家之一,长期致力于心脏外科的临床医疗及基础研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主动脉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了我国主动脉疾病相关领域的发展。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5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8篇。开发了手术多中心协同机器人系统和多款主动脉疾病预警软件,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建立了规范化管理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及生物样本库,获得国家专业机构多项认证。主持编写了我国首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主编心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教材《心血管外科学》。以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张建国,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在脑功能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医工交叉和基础研究等领域有所建树。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党总支书记、神经外科副主任兼功能神经外科病区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功能神外研究室主任、神经电刺激研究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癫痫临床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科研课题2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9项、主编/主译专著8部、主持撰写专家共识7部、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生理学组主任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副会长、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理事长、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会(WSSFN)常务理事、亚洲癫痫外科协会及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多家杂志编委及审稿人。入选北京市医管局人才培养“登峰”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北京****”计划是2012年底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实施,北京市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居于世界科技前沿、富有创新能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名家大师,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撑。据悉,全市共有17人入选2021年北京****。
相关话题/北京 主任 临床 医学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