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松灵教授荣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成就奖”(图片来源:科学网)
王松灵教授,长期致力于唾液腺疾病诊治及基础研究、牙发育和再生研究,在口腔颌面发育再生及功能重建中做出了突破性创新成就。为《Oral Diseases》及《JOR》副主编,《American Journal of Stem Cells》等7本英文期刊编委,《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6本期刊副主编;发表论文208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在《PNAS》《BLOOD》等期刊上的英文论文116篇,英文文献综述11篇。获国际牙科学会颁发的威廉盖茨(William J.Gies)奖、《JDR》最佳封面论文奖、国际再生医学及干细胞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年获得国家****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首批北京****。

王艳教授等10位青年科学家荣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图片来源:科学网)
王艳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的表观遗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转录因子、组蛋白修饰酶、去修饰酶及识别蛋白对于转录调控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的分子机理。其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Cell》《Cancer Cell》《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
会议期间,王松灵教授和王艳教授还受邀分别作题为《口腔颌面再生医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乳腺癌发生发展与转移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学术报告。
“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创立于2016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源协和生物治疗公益基金会共同设立,下设“国际合作奖”、“成就奖”和“创新突破奖”。“国际合作奖”每届 1 名,奖励在国际生命医学领域上取得重大科技突破,贡献卓越,且对推动中国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外籍科学家;“成就奖”每届 2 名,奖励在生命医学领域中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研突破,或技术开发成果在产业化发展上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创新突破奖”每届 10 名,奖励在生命医学领域有重要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提出过重要创新学术思想,或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青年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