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成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二十年来支教团成员取得的工作业绩和育人成效,并为支教团凝练和解读了“志愿奉献、为师育人、实践创新、使命担当”的首师支教精神,他希望支教团成员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继续发扬和传播支教精神,以实际行动支援乡村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齐成龙作支教团二十周年工作总结,着重梳理了支教团成员投身基础教育,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具体工作、突出成绩和感人事迹,细致总结了学校在组织实施“攀登计划”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立足学校师范特色,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开展支教团工作的特色经验和做法,为后续支教育人明确了发展方向。
李颖作为学校第五届支教团成员,深情回顾了投身教育脱贫攻坚事业的支教记忆,对支教团新成员提出了期望。木尼热·阿里木作为第21届新加入的支教团成员代表,表达了新时代支教团成员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坚定信心。
刘炳全分享自己与首都师大支教团的三个故事,提出支教团工作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谋创新、谋发展,要将支教团作为同学们实践成才的大课堂、作为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将支教团成员作为服务西部、振兴乡村的生力军,进一步发挥支教实践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朱昊炜总结讲话。他高度肯定学校支教团工作,指出学校紧密围绕扶贫扶志关键点,突出师范特色和优势,规范招募选拔,注重全链条培养,各项工作保障到位。他寄语支教团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支教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学校以“那一束叫做晨曦的光”为主题携手中国唱片集团创作一首主题歌曲及MV、一台支教题材话剧,出版一本实践育人文集,制作一本支教成果画册,在《北京日报》和《学习时报》分别发表一篇支教育人和实践育人理论文章。总结会上,朱昊炜、刘炳全、杨志成、齐成龙共同为支教团发布了原创歌曲和MV,并与全体师生一起观看了支教团原创话剧首演。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支教团全体成员将在学校实施“攀登计划”瞄准进入全国师范类大学“第一方阵”之际,努力扛起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不负时代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