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赵敏俐教授主持开幕式。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教授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左东岭教授先后致辞。杨志成对各位****朋友长期以来支持首都师大中文学科发展表达了由衷的感谢。赵敏俐表示,这些年随着出土文献的大发现,传统的先秦两汉文学和文化研究迎来了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机会,“早期书写”是加深这一研究的重要视角。杜晓勤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古代文学专业上进行了许多的学术合作,有着深厚的友谊。左东岭赞扬了学界良好互助、团结和气的学术环境,他希望“早期书写”的研究能够成长为新的学术增长点,蓬勃地发展下去。
在两天的会议里,举行了两场大会主题发言,以及两个会议各四场的小组讨论。本次会议共收到了45篇论文,论文主要就经典的形成与中华文明的早期建构、中国早期书写制度与书写文化、中国早期书写与文体、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考证释读,以及《诗经》《尚书》的早期书写与传承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论文所涉文献和议题广泛,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很好地呼应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大家有共同关注的话题与材料,同时多能互补、印证、争论。比如对《诗》《书》等传世经典的书写与传承问题的关注,对早期书写规律的关注,对书写的物质形态层面的关注,对书写观念的关注,对出土文献文书文物的关注等。
闭幕式由程苏东教授担任主持人,邵杰、姚苏杰两位教授对两个小组的讨论进行总结。赵敏俐作闭幕致辞,对诸位****克服疫情等重重困难、从全国各地赶来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并期望有关“早期书写”的会议能够继续办下去,把学术研讨与当下的古代文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建设整合起来,取得更大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