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教委一级巡视员王定东,银川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晓鹏,学校副校长李有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学与装备信息化处处长张权,北京市教委支援合作处处长吴雅星,银川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王亚斌,学校办公室主任宋军,银川市教科所所长姜俐冰、副所长付星海,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唐勋,学校校办产业党委书记付兴、出版社社长高立平、京疆学院院长罗建新、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蔡可、副院长孙众、出版社副社长、“双优云桥”项目负责人李佳健,以及北京市优秀中小学代表史家教育集团与首师大附中领导出席会议。我校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琪主持会议。

我校副校长、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专家组组长李有增为会议致辞,指出学校将继续强化联助共赢的生态理念,利用学校优秀师范生资源、丰富的师资储备,增强优质内容服务方式,优化数据分析体系,构建多方合作机制。
蔡可作《双优云桥项目2020年总结暨2021年介绍》,总结项目实施亮点与成效,并站在教育部实验区工作深化的角度,详细介绍2021年项目行动计划。强调首都师大将深化2020年成果,借助银川智慧教育平台,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融合创新、创新发展的银川模式。
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李娟代表“双优云桥”基地校介绍了学校与银川项目校在校长研讨、教师教研、学生培养与课堂变革等多方面的良性互动,京银管理者共享经验、京银教师合作教研、京银学生互动交流,实现了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李晓鹏对双优云桥项目的成绩表示诚挚感谢,对项目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通过项目为银川培养信息化建设、数据分析、智慧课堂评价等专业人才,将国家部署的“双减”“五项管理”等新一轮教育改革创新驱动融入到新项目中,让智慧引领智慧、让学校带动学校、让教师影响教师,精准沉淀北京优质教育资源,高效培育银川自主“造血功能”,努力为全国“互联网+教育”实践提供“京银方案”。
王定东充分肯定京银合作的积极意义,认为双优云桥项目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实现京银两地教育教学活动协同创新,满足了师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他希望合作双方要切实把双优云桥作为教育合作提升的重要形式,在项目平台通用性、规范性、智能性、个性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最终实现学生健康、幸福、全面的成长。
同样荣选为实验区的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唐勋也分享了淄博实验区的建设心得与经验,表示期盼在秘书处专家的引领之下,为淄博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赋能。
张权作大会总结发言,指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遴选与建设的重大意义,对为京银合作模式的优良成果表示欣慰,期望首都师大通过京银合作达成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的输出,教育部将大力支持京银合作经验在更多地区推广运用,从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变革教与学方式,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2020年1月正式启动的京银合作“互联网+教育”双优云桥项目是首都师范大学落实市教委指示,利用校内优势学科及在教师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的多年积淀,以首都带首府优质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与共享为手段,遴选出了一批在各学科领域头部的专家****、骨干教师,不断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深度打造银川市项目示范校及示范基地。银川市因项目实施所取得的显著成果顺利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此次京银“互联网+教育”双优云桥项目2021年续建启动仪式的举办意味着在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引领下,京银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在“攀登计划”的大背景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双优云桥智慧教育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未来,京银“互联网+教育”双优云桥项目将在教育部、北京市教委、银川市政府的引领下,在“首师云”平台支撑下,首都师范大学和银川市教育局将继续依托首都优质的专家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根据银川发展需要设置“互联网+课堂推变”“‘三个课堂’名校联盟”“互联网+阅读生态”“互联网+创新素养”“互联网+智慧教育研修”,不断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方式的新路径、新模式,并将取得成果在全国合作区域内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