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
(更新时间:2013年6 月)
姓名 | 茹 凯 | 出生年月 | 1970、7 | 所属教研室 | 体育保健康复 | |
学历 | 研究生 | 学位 | 硕士 | 职称 | 副教授 | |
获导师资格时间 | 2005年 | 开始指导研究生时间 | 2006年 | |||
备注 | 硕士生导师 | |||||
个人简介 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康复理论与应用和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养生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的硕士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学硕士;现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气功学方 学术专长与特色:中医养生科学理论、运动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保健、武术文化和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和实践教学推广。开发《易筋经》《洗髓经》内功养生系统理论,实践推广以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五禽戏等经典方法为基础的“中医运动养生”新概念。本人是少林八段锦、易筋经传人,北京市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三功夫”负责人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六字诀》主创人员之一。 主讲研究生课程与方向:《传统运动养生学》、《健身气功》、《中医养生康复基础》、《针灸推拿保健学》等。 主持或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 1、2003年6月,健身气功·六字诀教学方法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课题),负责人。 2、2002年3月,六字诀功法规范化和健身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创健身气功新功法课题子课题之一”) 第五完成人。 3、2010-2012,《易筋经》类养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首都体育学院教改立项。 发表论文代表作: 1、武术健身与训练的理论基础——中医经筋(筋脉)学说的科学阐释。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2、“经筋”实质的系统科学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 3、易筋经的中医气功学内涵分析——易筋经内功养生系统模式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5); 4、武术内功训练中的筋经、筋络本体感知控制机制解读。2011年12月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 5、德禅法师口传少林八段锦易筋洗髓内功特色介绍。2012年6月,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 6、武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考与设想。上海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2003年8月 7、中华武术内容体系分类的合理化探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 8、健身气功运动的心理、生理和生化特点分析。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取其精华,祛其糟粕,加强管理”学术交流会2004年10月 9、正戈为武——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演绎。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交流。 10、信息生命科学与气功、中医和武术的综合创新。2012年6月,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 11、儒家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创新。国际儒学论坛•2005——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相关著作: 《健身气功·六字诀》、《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腰腿痛》、《实用经络按摩手册》、《新国学养生系列(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五行掌、太极拳)》。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或其它荣誉 1、2002年10月,首都体育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2、2001-2004年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工作积极分子。 3、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新功法编创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