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临床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诱发糖尿病和脂肪肝。类固醇(steroid)诱发糖尿病的分子机制仍有争议。针对此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常永生教授课题组于2019年6月在J.Clinical Investigation (IF 13.685)发表题为“ Dexamethasone-induced Kruppel-like factor 9 expression promotes hepatic gluconeogenesis and hyperglycemia ”的论文,阐明了地塞米松通过诱导 Kruppel 样因子9(klf9)的表达从而促进肝脏细胞的糖异生并产生高糖血症的机制。
在原代肝细胞中,通过 klf9 的过表达,直接结合到 Pgc1a 基因的启动子而强烈刺激该基因表达,继而激活糖异生程序。在小鼠肝脏中采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 klf9 过表达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血糖水平,促使小鼠的葡萄糖耐受量低减。
相反,klf9 突变后,地塞米松对细胞的葡萄糖输出效应消失。全身性 klf9 突变的小鼠和肝专一性 klf9 缺失的小鼠均呈现出饥饿性低血糖症状;在糖尿病小鼠模型(ob/ob和db/db)中减少肝 klf9,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在小鼠模型中,肝 klf9 缺陷可减轻由长期使用地塞米松所诱发的高血糖症状。
以上结果表明,Kruppel样因子9(klf9)对肝细胞葡萄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可作为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机制的重要鉴定指标。
本文研究始于2010年,集成了本实验室10位研究生的相关工作,期间医科院药物所、协和医院和北大医学部等单位的专家参与协作。
(基础医学研究所)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09
相关话题/基础 基因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组织召开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实施运行方案论证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组织召开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实施运行方案论证会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发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调整名单通知,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生物医学实验细胞资源库国家发育和人脑组织资源库& ...北京协和医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9【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 ?第55期】 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团队在《科学》杂志发文: 发现宿主细胞抵御病毒感染新途径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第55期】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团队在《科学》杂志发文发现宿主细胞抵御病毒感染新途径2019年8月23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宿主可以通过调控自身RNA修饰与重塑细胞代谢状态协同抵御病毒感染。这一新发现提 ...北京协和医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9实验动物所建立异种器官移植供体小型猪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
实验动物所建立异种器官移植供体小型猪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在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下,自2017年开始,历经两年时间,建立了小型猪的基因编辑技术体系,该体系涵盖体细胞基因编辑、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是研制异种器官移植用人源化供体小型猪的关键。应用上述技术体系,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9【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 ?第51期】 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团队 发现m6A修饰促进树突状细胞活化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第51期】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团队发现m6A修饰促进树突状细胞活化免疫应答的表观调控机制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前沿热点。RNA的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通过影响RNA剪切、稳定性及翻译等调控RNA代谢,从 ...北京协和医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9我校高精尖中心团队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基因组信息建立林木应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型
当前,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化,深刻影响着森林、草原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森林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成分,森林及树木的寿命很长,其自身适应性转变的速度远远慢于气候变化的速度。气候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安全面临极大的风险。建立有效的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是目前国际林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国际林联( ...北京林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6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团队
【骨干成员】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强挪威科学与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刘新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背景】发展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理论与方法,可以实现新材料研发模式由传统的“试错-纠错”实验方法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转变,快速建立材料成分-相结构-性能的关系和数据库,显著减少研究投入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大幅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增强我国在新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高通量表征及制备团队
【骨干成员】李向阳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王海舟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云海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班晓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陆永浩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新材料研发及质量提升对材料表征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材料改性和新材料开发过程,大多从实验入手,遵循试错原则,周期长,新材料发现缓慢。伴随着“材料基因工程”(MaterialsGenomeEngineering)学科的发展,采用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高通量计算与设计平台团队
【骨干成员】李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段文晖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小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徐雅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长期以来,材料研究中面临两大亟需解决的问题:(1)如何认识材料结构、机理及构效关系和(2)在认识不充分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进行理性设计。实际上,这两大难题也是目前其他新材料研发所具备的共同挑战。本团队将依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分中心的信息特色和研究优势,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粉体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曲选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章林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任淑彬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粉体材料技术可自由设计材料成分和组织结构,从而精确调控材料性能,并能够实现近终形制造,体现了材料设计与材料制备的统一,材料合成与产品加工成形的统一,是高性能特种材料和绿色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粉体合成与成形原理,研发材料高通量制备新技术是材料基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目标】围绕高性能特殊材料发展的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薄膜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姜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守国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孙阳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庞晓露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薄膜材料主要包括磁性薄膜、多铁性薄膜、高K电介质薄膜、透明导电薄膜、硬质薄膜等。这些薄膜材料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存储和处理、电子元器件、燃料电池、提升材料耐磨抗蚀性能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政策倾斜,国内在新材料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