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导师信息简介列表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5-10

名誉所长 院士 中国药用植物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肖培根教授是中国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也是国际上著名的传统药物学家。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五十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药用植物及中药的研究和提高,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早在五十年代,肖教授就领导并投身于全国中药资源的普查,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在调查的基础上先后主持编写了〖中药志〗、〖中国本草图录〗、〖新编中药志〗等大型科学著作,为中药的整理提高,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3年以肖教授为首的一批药用植物研究专家,组建
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药用植物研究所,肖教授出任首任所长。
在药用植物和中药资源开发工作中,肖教授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致力于发展一门包括植物系统、化学成分、疗效间相关性的新学科 ——药用植物亲缘学,将用以指导从药用植物中寻找新的药源。
肖教授先后应邀访问了五大洲46个国家,积极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肖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专著20部(卷)。由于他在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的首批院士和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人才”荣誉称号。
肖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孙晓波 研究员
   
所 长(法定代表人)
孙晓波研究员,博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主任委员,曾任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院长。国家科技进步奖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评专家,科技部审评专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评专家,国家基本药物审评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创新药物研发。多年来主持及参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1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主编著作及参与编写著作1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40项;主持及参加的新药研制30余项。荣获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
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人事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奖、中国第二届百名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全国首届百名青年科技标兵、首都劳动奖章、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魏建和 研究员
   

副所长、海南分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概述
        魏建和博士,福建建阳人,1970年9月生。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副所长。兼海南分所所长,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北京、海南)、全国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人、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秘书长,全国青联委员。
人才计划及称号
        中组部“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沉香等珍稀南药诱导形成机制及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培养计划。
主要业绩
        多年聚焦珍稀濒危药材再生技术和优质药材新品种选育重大创新研究,原创性解析了“伤害诱导白木香防御反应形成沉香”机制,发明了世界领先“通体结香技术”,对全球沉香资源利用、中国沉香产业复兴发展技术瓶颈解决,迈出了重要一步,诱导理论与方法对“诱导型”珍稀南药降香心材、龙血竭等多种南药及世界性濒危植物资源持续供应有重大理论和现实价值,为海南“香岛”建设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创新根类药材及药用次生代谢产物选育理论,突破中药材杂种优势育种技术难题,选育出柴胡、桔梗、荆芥、人参等大宗药材优良新品种13个;创建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低温干燥保存技术体系,建成收集保存全世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最多的我国第一座药用植物专业种质库。创新成果已在我国17省市、7个东南亚国家应用,产生了重大应用价值和较广泛学术影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海南省科学技术特等奖等省部级奖7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编专著《中国南药引种栽培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151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93
        联系电话:010-57833358/57833016
        传        真:010-57833359
        电子信箱:wjianh@263.net

郭顺星 研究员
   

博士、博士生导师、生物技术中心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三级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药用植物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新药/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审评专家;《中国药学杂志》和《中国中药杂志》编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40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45名、博士后6名。先后获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首届百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菌根生物学研究。

陈士林 教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陈士林博士现兼任“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野生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主席、美国药典传统中药咨询组顾问等。
        现担任Pharmaceutical Crops共同主编,CHM、《药学学报》副主编,PLOS ONE等十余种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完成了260余种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编著《中国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在国际上首次验证ITS2作为植物通用条形码序列,创建了全新的基于ITS2为主体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体系及药材鉴定数据库,主编《中药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等书籍;通过全基因组解析
提出灵芝为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研究的首个中药基原药用模式真菌,论文在《自然》子刊Nat Commun发表, 被Nature China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推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 Cladistics、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

胡克平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中心主任。1985年江西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1997年北京药物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的博士毕业,同年在北京大学生物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赴美留学,先后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衰老研究所遗传学实验室、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在杜邦儿童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分子药学系任助理研究员、助理教授。2008年受聘国际知名生物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担任新药研发部高管,同时兼任神经
干细胞实验室主任。在留学期间参与完成5项重大课题,本人独立完成其中与瑞氏综合症相关的3项课题,并对瑞氏综合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和并列第一作者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在世界权威学术刊物Nature Genetics和PNAS发表两篇研究论文。由于对瑞氏综合症突破性研究,应邀3次在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其中包括2006年第36届美国神经科学大会。此外还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其他学术机构作研究报告。
        胡克平博士在MeCP2相关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发现,部分代表性工作分别发表于《Nature Genetics》(2006(38):962-964) (第一作者) 和《PNAS》(2009(106):4882-4887)(共同第一作者)。与此同时,胡博士被邀在多次重要的瑞氏综合症国际学术大会上作特邀学术报告;并应邀申请国际瑞氏综合症基金会的2010年专项研究基金,这表明胡博士的科学研究处于国际前沿。胡博士在他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为:(1)通过对MeCP2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揭示了MeCP2对体内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调节是通过非Brahma-SWI/SNF染色质重建复合物依赖性的方式进行,更正了以前普遍接受的Brahma依赖性假说;(2)首次发现MeCP2的磷酸现象;(3)首次发现MeCP2磷酸化与癫痫(seizure)的相互关系。(4)首次发现Ser80及Ser421是潜在的药物新靶点,我们利用蛋白质复合物免疫沉淀法和质谱技术,通过对MeCP2磷酸化翻译后修饰的系统分析,从高达9个潜在磷酸化位点中鉴定出S80、Ser421是直接调节MeCP2的活性和功能的关键位点。对其相应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也证明,这些位点突变后导致与瑞氏病人相似的病症(如癫痫),同时也影响了MeCP2 下游靶基因BDNF 基因的表达。研究数据启示,通过对这些位点磷酸化效率进行高通量TCM药物筛选,很有希望找到治疗或缓解瑞氏综合症的有效药物。我们在(2)和(3)的研究工作被Baylor医学院的Zoghbi博士誉为近期在瑞氏综合症研究领域的突破性发现(对我们的研究论文配发的述评发表于PNAS,2009(106)4577-4578)。Zoghbi博士是瑞氏综合症研究领域的开拓者,是他们发现了MeCP2基因突变导致了瑞氏综合症(Nature Genetics 1999 (23):185-8)。总之,胡博士对MeCP2磷酸化的研究是对瑞氏综合症发病机理的最新阐述,推动了国际瑞氏综合症基础研究的进程,并为寻找瑞氏综合症有效药物提供了新靶点。为此,2010年3月,国际瑞氏综合症研究基金特邀胡博士撰写瑞氏综合症脑组织MeCP2蛋白质复合物和磷酸化的研究方案。
        Nature Genetics是国际公认的遗传学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2009年的影响因子约为30。PNAS是美国科学院院报,它是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综合学科学术刊物。PNAS2009年的影响因子约为9。

刘新民 研究员
   

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组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多种国内外杂志编委、审稿人。主要从事中药神经精神药理和肿瘤药理研究,中药神经精神药理实验方法研究,以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战略研究。先后获得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重大新药创制课题。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北大未名集团等合作,研制开发了具自主知识产权、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动物行为(改善学习记忆、改善抑郁/焦虑和睡眠、抗疲劳)实验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建立了基于动物行为药理,与药代-化学相结合,包括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

相关话题/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