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蜜蜂所研究表明我国面临外来物种熊蜂入侵的巨大风险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13

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研究显示中国境内具有适合欧洲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栖息的生境,欧洲地熊蜂和79%的中国本土熊蜂物种存在生境重叠,中国正在面临欧洲地熊蜂入侵的巨大风险和压力,该研究结果于2018年7月23日以“Habitat suitability for the invasion of Bombus terrestris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spatial overlap with local Chinese bumblebees”为题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欧洲地熊蜂起源于地中海地区,由于繁殖效率高、传粉性能优良,被推广至世界各地,为当地作物传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此种蜂适应环境能力强,容易逃出温室在自然界建立野生种群,目前,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智利、阿根廷等国家造成了生物入侵,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东亚地区是全球熊蜂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欧洲地熊蜂除了入侵日本外,最近在韩国也发现了该种熊蜂的野生蜂王。为了探究欧洲地熊蜂入侵中国的风险,本研究根据欧洲地熊蜂在东亚及其周边地区的分布数据、以及中国24种代表性熊蜂的分布及生物气候学数据,利用MaxEnt等5种分布预测模型,分析了欧洲地熊蜂在东亚地区可能的栖息地,以及对中国不同生态区熊蜂的生境重叠风险。结果显示,东亚5个国家都具有适合欧洲地熊蜂栖息的生境,但是中国的适生区面积最大;除了新疆西北部的自然分布区外,我国中部秦岭至东南部地区和东北部长白山地区也适合此种蜂的分布;在中国北方、南方和青藏高原三大生态区中,欧洲地熊蜂对中国南方熊蜂种群的威胁最大,北方种群次之,青藏高原种群最小。欧洲地熊蜂一旦在中国建立野生种群,可能会和本土熊蜂资源竞争营巢场所和食物资源,对本土熊蜂资源的潜在威胁巨大。
另外,实验室条件下已经证明,欧洲地熊蜂可以和中国的兰州熊蜂(Bomubs lantschouensis)杂交,且能显著降低兰州熊蜂的交尾成功率。欧洲地熊蜂一旦入侵中国,可能会对一些本土熊蜂物种造成生殖干扰,影响其正常繁衍,导致该蜂种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灭绝,对本土蜂种的传粉服务能力和本地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严重的影响(http://www.insect.org.cn/CN/abstract/abstract14591.shtml)。
为了保护中国本土熊蜂资源,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我国应该制定严格的外来物种引进及管理政策,避免造成生物入侵;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本土熊蜂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服务我国生态农业发展。
本文第一作者为Muhammad Naeem博士生,通讯作者为黄家兴副研究员和安建东研究员,本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9414-6




相关话题/欧洲 资源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蜜蜂所在中国本土熊蜂资源利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探明了我国四种本土熊蜂的蜂王生殖性状与蜂群大小特性,相关研究结果在《InsectesSociaux》杂志上在线发表。据悉,熊蜂是众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的传粉昆虫,在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中国已知熊蜂125种,占全球熊蜂物种总数的50%,是全球熊蜂资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西域黑蜂”遗传资源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
    2017年11月2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石巍研究团队主导发现的“西域黑蜂”遗传资源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这是我国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蜜蜂遗传资源。西域黑蜂来源于天山东部地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蜂蜜一直是当地哈萨克少数民族牧民重要的糖类、热量来源,更是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基于传统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学方法研究真菌资源取得的新进展
    近日,牧医所特聘研究员、世界农业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建初博士带领国际团队在真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并命名了新的真菌资源,为探索真菌资源提供了方法基础。  真菌在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球真菌包括各种霉菌、酵母、蘑菇蕈菌约150万种,但其中仅有10万余种为科学家所描述。真菌新种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我所猪遗传育种团队发现猪种质资源特色性状耳大小的重要错义突变
    近日,我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发现猪种质资源特色性状耳大小的重要错义突变,为进一步研究控制猪耳大小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为猪品种遗传资源研究提供了参考。  猪耳大小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这是猪品种资源的一个重要形态学特征,特别是在地方猪种中可作为重要的遗传标记。牧医所猪遗传育种团队在猪5号染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搭台引智聚慧 整合创新资源 共促融合发展
    1月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农业清洁生产与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搭台引智聚慧,整合创新资源,共促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基于“服务平台、技术支撑、地方应用”三大模块内容进行了广泛研讨。会议指出,科研院所要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应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联盟巡礼】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用好放错地方的资源
    河北安平,有“全国养猪大县”之称,这一标志性荣耀光环的背后,却是应对每年93万吨养殖粪污的治理压力。近年来,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条困境破解之路,使得全县养殖粪污被“吃干榨净”。安平县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便把全县90%的养殖粪污变成新型资源能源和绿色有机肥料,走出了一条养殖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蔬菜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课题召开中期总结交流会
    5月8-10日,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蔬菜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课题在京召开中期总结交流会。中国工程院方智远、邹学校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首席科学家李立会研究员、油料作物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伍晓明研究员、蔬菜花卉所种质资源团队首席科学家李锡香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蔬菜所成功举办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辛辣类蔬菜种质资源展示和观摩会
    5月9-10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辛辣类蔬菜种质资源展示和观摩会在京冀两地召开。体系首席科学家邹学校院士,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平台处处长刘涛、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杜永臣、作物所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任卢新雄、蔬菜所辣椒育种团队首席张宝玺和种质资源团队首席科学家李锡香、党委书记周霞出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以“读”攻毒 海量资源免费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可登录智慧农科,通过配置好的文献资源列表,访问我院订购的学术资源。  此外,农业信息研究所汇总整理了众多出版机构免费开放的国内外学术资源,希望能为广大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居家开展科研和学习,以及获取疫情知识,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资源来源于各出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资源区划所组织专家论证国家野外观测站2020-2025年建设运行方案
    近日,受科技部基础司、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委托,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昌平土壤质量国家野外站(分别简称呼伦贝尔站、祁阳站、昌平站)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野外台站2020-2025年建设运行方案论证会。专家组由国内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