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挑战杯@北航】诺奖得主丁肇中院士做客“挑战杯”竞赛高端学术报告会 讲述与中国科学家合作40年的成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23

北航新闻网11月8日电 11月8日上午,北航晨兴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在如雷的掌声中,诺奖得主丁肇中院士做客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高端学术报告会暨北航大讲堂,为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参赛师生及北航师生讲述与中国科学家合作40年的成果。校党委书记曹淑敏出席报告会,副校长黄海军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记者 邸白鹭/摄影
在黄海军对丁肇中院士进行简短的介绍后,83岁的丁肇中开始了他一个半小时的学术报告。他以“与中国科学家合作40年的成果”为主题,介绍了与中国****的三次重大合作:70年代在德国PETRA的300亿电子伏电子对撞机发现胶子的实验,80年代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L3实验,以及90年代至今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普仪(AMS)探测器实验。报告会也介绍了AMS探测器最新的物理成果以及未来的科学展望。
“中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科学家。他们有想象力、发展新技术及领导国际合作的经验和能力,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丁肇中在报告会中表示,中国占世界约1/5的人口,“希望中国的科研成果可以与中国的人口数量成正比”。

丁肇中院士做学术报告 记者 邸白鹭/摄影
对于科研,丁肇中谈到,自己大部分的实验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一是因为实验没有物理意义,二是实验极其困难,不可能成功。“但因为从来没有做过,所以才有意思。”在他看来,对于尖端的物理研究,科学家的背景和基础并不重要,主要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好奇心,“最重要的是能想象,有想象力”。但与此同时,丁肇中也强调,对待科研,“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知道的内容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报告会现场 记者 邸白鹭/摄影
对于青年人,丁肇中认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走一次,最好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我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父母都非常反对,他们给我说学物理需要非常有天赋的人,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我没有天分。可惜后来他们去世了,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
丁肇中说,过去40年,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对他的实验做出重要贡献,他们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所以及北航、山东大学等,他还在PPT上打出了数百位合作者的名字。

报告会现场 记者 邸白鹭/摄影
在互动交流环节,丁肇中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并耐心回答了观众的提问。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干货满满,这位年过八旬的大科学家全程站立演讲。
之后,我校党委书记曹淑敏为丁肇中院士颁发北航大讲堂证书。

校党委书记曹淑敏为丁肇中院士颁发北航大讲堂证书 记者 邸白鹭/摄影
丁肇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前苏联、俄罗斯、中国、德国等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一位用中文发表获奖感言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审核:谭华霖)
编辑:贾爱平
相关话题/实验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