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李阳 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2月至今,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副教授、教授。在计算神经科学、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神经退行性脑疾病诊断、脑机接口与神经康复等方面开展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独创性研究,取得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等人工智能及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国际权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SCI他引4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及航天合作课题等10余项资助。研究成果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2017年5月,与宁波智能产业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意念控制转运床”获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正面报道,成功用于宣武、天坛等医院的脑认知康复训练,实现肢体与神经系统功能重建。应用成果获中国人工智能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排名第1),曾获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Harry Worthington学术奖及中国优秀自费留学生奖的最高奖励。荣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十八届“冯如杯”优秀指导教师奖。现任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BIOINFO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主编等。教育经历
[1] 2008.10-2011.9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 自动控制系 | 工学博士
[2] 2004.9-2006.12
重庆大学 | 计算机 | 工学硕士
[3] 1999.9-2003.7
重庆大学 | 数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1] 2013.2-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教授
[2] 2012.5-2013.1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博士后 |
[3] 2013.6-2013.9
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 |Research Fellow |
[4] 2007.1-2008.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企业信息化部 |项目经理 |
社会兼职
[1]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2]“仿真与虚拟现实”分会秘书长
[3]BIOINF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主编
[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编委
[5]Advances i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编委
[6]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编委
[7]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Guest Editor (SCI index)
[8]Neurocomputing --Guest Editor (SCI index)
研究方向
[1] 非线性及非平稳复杂系统辨识、建模及医学信号处理[2] 基于深度学习的慢性疾病早期筛查、干预及穿戴式设备研发
[3] 医学影像数据分析与处理, 多模态深度融合学习及脑疾病诊断
[4] 电信号、磁信号分析(EEG、MEG、fMRI)的算法研究及神经康复工程
团队成员
脑科学与脑机智能本实验室主要从事脑信号处理类脑计算,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深度学习及脑机接口等相关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级项目及航天所横向项目等10余项,欢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大量博士后加入。
学术报告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学术报告[1]A time varying model for Disturbance Storm Time (Dst) Index analysis,Hosted by The Inaugural ACSE Symposium,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nited Kingdom
[2]Time-frequency feature extraction based on time-varying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from EEG signals, Hosted by Professor Tobias Moser,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University of G?ttingen, Germany
[3]The role of oscillations and causality analysis: A systems modelling framework,
[4]Oscillations Characterisation and Causality Analysis: A parametric Modelling Approach, Hosted by Professor Paoloa Avesani, Fondazione Bruno Kessler, Via Sommarive 18, University of Trento, Italy
共4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研究领域1. 非线性及非平稳复杂系统辨识、建模及信号处理
重点开发基于NARMAX [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with eXogenous inputs]方法论及新型小波自适应跟踪算法,建模、分析、解释不同类型的真实数据如计算神经科学、生物医学成像、心理学、化学反应机理、飞机环境建模、飞行员疲劳驾驶等不同应用领域,为揭示不同应用领域的潜在机理提供定量的理论分析和新的技术支持。
主要合作单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一院等
2. 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及实际应用
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与神经活动中血液动力学响应、电生理数据及CT数据,开发新型的模式识别特征提取算法及机器学习算法,探索脑区域间神经交互作用及连接异常改变,为脑疾病临床应用诊断提供辅助诊断工具;开展多变量因果建模基础理论、多模态脑效应连接网络分析方法以及模式识别分类技术探索,为具有挑战性脑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定量的理论分析和新的技术指导。
主要合作单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
3. 医学影像数据分析与处理,复杂脑网络建模及脑疾病诊断
以大数据医学图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图像配准及图像分割算法,深入研究脑效应连接网络分析方法和脑疾病早期诊断识别技术,为脑效应连接网络的分析和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开辟新的技术途径。主要目标不仅对理解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脑功能异常状态下的认知功能损害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或新的思路,而且对神经影像学研究、医学图像处理方法、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模式识别技术以及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主要合作单位: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4. 脑信号分析(EEG、MEG、fMRI)的算法研究及脑机接口
随着多通道神经元信号采集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日益成熟,如何从大脑皮层神经元群体活动中提取运动信息的解码算法是整个脑机接口系统实现脑信号与外界环境联系的关键纽带。本项目以脑信号为研究对象,开发系统辨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及信号处理等方面的新算法,建立大脑运动皮层神经元信号与肢体运动方向关系模型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非线性系统辨识、非线性系统时频域分析、信号的稀疏表示、有监督机器学习等。脑机接口主要从事脑机接口的基本理论算法与实际应用研究,深入研究从大脑运动皮层神经元脉冲序列信号中提取关于生物具体运动行为信息的系统辨识与建模算法,以及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分析神经元信号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运动想象的机器人控制、脑机接口在航天飞行员的疲劳驾驶与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主要合作单位: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北医三院等
在研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在研科研项目[1] 基于多模态深度分支融合网络的意识障碍致病机理研究及精准诊断应用, 在研
[2] 基于多模态深度特征融合学习的癫痫致病机制研究及致痫区精准定位应用, 在研
[3] 神经元锋电位的多小波动态建模与突触可塑性机理研究, 在研
[4] 时变神经元锋电位系统建模与神经假体应用研究, 在研
[5]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脑效应连接网络分析及脑疾病诊断方法研究, 结题
[6] 复杂视觉刺激条件下神经信号采集、处理与识别技术研究, 结题
[7]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最优稀疏多变量脑效应连接网络建模及MCI分类识别研究, 结题
[8] 多模态脑网络效应连接分析方法研究, 结题
共8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荣誉及奖励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荣誉及奖励[1]2016年 获北航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2]2016年 获北航本科生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
[3]2012年 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三批"卓越百人"人才计划
[4]2009年 获中国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5]2008年 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哈里沃辛顿学术研究奖;
[6]2007年 获重庆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
[7]2007年 获重庆市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
[8]2007年 获重庆大学高水平期刊论文奖
[9]2003年 获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生
共9条1/1首页上页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