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多地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雨,5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日极值。其中郑州遭遇的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
截止到7月23日,河南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已有56人死亡、5人失踪,全省紧急避险转移58.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91.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76.7千公顷。
此次暴雨产生的天气原因,包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亚洲大陆高压在我国西北地区稳定少动、西风带低压系统受这两个高压的影响移动受阻在华北和黄淮地区长时间维持、台风“烟花”外围偏东气流将大量水汽向华北平原输送、太行山和伏牛山等东北-西南向地形对偏东气流的辐合抬升效应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即气候变化是导致本次河南暴雨灾害的自然原因。此外,城市建设对暴雨灾害形成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城市建设带来的地表不透水面积增加、地形河道改变、地铁隧道立交桥等易积水建筑物广布,带来了城市孕灾环境的变化。城市通勤高峰时密集的人流因素使灾害效应被放大。这表明人类活动及城市化也是引发本次河南暴雨灾害的重要原因。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20年,全国有63.89%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4.21%,这使得城市孕灾环境的脆弱性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近30年我国中东部地区暴雨发生的面积范围在不断地增加,降雨强度的频次和极端性超出历史预期。提高的城市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与上升的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叠加,导致城市暴雨灾害事件频发,损失越来越大。
如何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建设背景下提升城市的安全系数,是城市管理者、城市居民和社会各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排水系统都无法应对24小时624.1毫米的降雨量(郑州),我国现有的经济能力和城市发展阶段也很难做到防范重现期为千年一遇的极端洪水,因此无限制地提升城市排水系统和排水能力是不经济和不现实的。
人类目前无法做到阻止暴雨发生和降落,能做到的只是“以己之盾、御彼之矛”,即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条件,防范暴雨灾害风险和减少暴雨灾害损失。
防范城市暴雨灾害风险,最重要的是做好暴雨预报和预警工作。暴雨雨量和暴雨落区的精准预报是当前国际上暴雨预报的前沿难题,提升预报水平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合作,针对本次郑州暴雨,气象部门已经提前给出了预报预警,但在雨量和落区预报上还存在不足,如能尽快解决这个不足,则防范暴雨灾害风险就有了更准确的科学依据和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减少暴雨灾害损失,最重要的是做好灾害应急和灾害救助工作。国家成立应急管理部已经在体制上解决了灾害发生时的行政管理问题,各地各部门也都编制了针对各种各类灾害的应急预案,接下来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应急预案进行细化和完善,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教育,并且要持之以恒、常备不懈。对立交桥、地铁站、交通干线、主要河道、排水系统等重点地段的防洪问题,要逐一排查隐患、落实应对措施。
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需要多部门联动,要正确理解气象预报的准确率问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信其有”虽然会带来的若干不便,但“信其无”却会放松了警惕,从而造成重大灾害损失,悔之已晚。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首次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中涉及许多非传统安全,包括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生物安全等。
本次河南暴雨灾害事件就是经济安全(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安全(灾前、灾中和灾后城市防灾减灾)、信息安全(灾中通讯保障)、科技安全(灾情监测、预警、报警)和生物安全(灾后疫情应对)等问题在城市集中爆发后的结果。
河南暴雨灾害事件提醒我们,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打造城市“防灾减灾之盾”已经刻不容缓。城市管理者、城市居民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防灾减灾道路。
本文刊发于《中国科学报》2021年7月24日,作者李宁,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7/461942.shtm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观点]李宁:打造城市“防灾减灾之盾”已刻不容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相关话题/城市 河南 经济 高压 历史
[观点]瞿林东:当代中国的重大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内涵、发展规律和现实诉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研讨]“平台经济治理与健康发展理论研讨会” 在京召开
6月5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数字治理分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平台经济治理与健康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预告]06.06 “文化与乡村振兴”——第六届城市文化发展论坛
时间:2021年6月6日(周日)8:30-18:40地点: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一、开幕式及颁奖主持:谢华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致辞:北京师范大学领导黄晓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领导致辞:陈存根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正部长级)杨文明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崔新建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成果]北师大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学术新作迭出,科研氛围浓厚
历史学院立足一流学科发展,高度重视教师学术水平发展,积极推进教师科研成果的产出。近期,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师学术新作迭出,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3月,历史学院蒋重跃教授的新作《道的生成与本体化——论古代中国的本体思想》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以道的生成属性和本体化发展为主题,较为系统地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成果] 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2020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近日,《2020中国进口发展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此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中国进口发展报告》的最新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主编。积极扩大进口,不断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不仅惠及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预告]05.09 金融科技专业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暨首届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层论坛
时间:2021年5月9日(周日)9:00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层演讲厅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兹定于2021年5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合作备忘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观点]张琦:全球减贫历史、现状及其挑战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纵览全球减贫史,因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状况、思想道德观念演化的影响,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贫困的内涵及其成因形成了不同的认知,因而在减贫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背景的减贫举措与制度安排,成为推动全球减贫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成为2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预告]04.25 “‘打工人’:身份认同与历史嬗变”文化沙龙
时间:2021年4月25日(周日)8:30—12:30地点:腾讯会议(会议ID:651330540)主题:“‘打工人’:身份认同与历史嬗变”文化沙龙主办单位: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论坛内容介绍:2020年以来,“打工人”一词风靡中国。它以略带戏谑、自嘲的方式表达着一种新的身份认同。自五四时期喊出“劳工神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观点]魏浩:中国进口增强世界经济动能
进口是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渠道,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促进世界各国互利共赢也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口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扩大进口的步伐仍在加快,不断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能。货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荣誉]历史学院张越教授的论文《范文澜与“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荣获“《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度好文章”
3月22日,首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好文章评选结果揭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越教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2020年第7期的论文《范文澜与“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荣获“《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度好文章”。《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自2020年12月底正式启动,评选范围为2020 ...北京师范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