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振邦在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青年外交发挥独特作用。成立青年外交高校联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青年外交实践、理论研究和国际传播,有助于做好国际青年友好交流工作、培养国际化青年人才、推动参与全球青年事务治理。傅振邦对联盟未来工作提出建议,希望联盟各成员单位突出为党育人的共同目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不断提高联盟工作实效和影响力。

过勇在讲话中表示,联盟成员单位在青年外交工作方面各具特色和优势,联盟的成立将有力促进各方经验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优势互补,培养更多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参与全球治理的青年人才,打造青年外交的智库和人才库,为构建青年外交工作新格局奠定重要基础。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魏晖、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苏大鹏作为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发言。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前驻加蓬大使孙继文,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前驻赞比亚大使杨优明作为导师团代表发言。联盟第一届理事会代表也进行了发言。会议还审议通过了联盟工作制度、2022年工作计划。
魏晖副书记汇报了北京语言大学对青年外交的历史性贡献,并从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人才培训和实践、中外青年人文交流推动民间外交研究与实践、汉学家翻译家人才基地助力联盟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三方面阐释了未来北京语言大学开展青年外交的思路。

该联盟由共青团中央倡导成立,是相关高等院校自愿建立的工作机制,在决策机制上采用理事会负责制,在运行机制上采用高校轮值制。联盟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总书记对中外青年交流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中国青年参与国际交往和国际传播,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人才,打造青年外交的智库、人才库和资源平台。联盟创始成员包括10所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团委书记杨天乔、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教授当选为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新闻传播学院云国强院长、国际关系学院马方方副院长当选为联盟导师团成员;新闻传播学院潘佼佼和国际关系学院胡王云老师当选为联盟专家团成员;团委奚琢、国际关系学院张豫洁老师当选联盟秘书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