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术型)导师

北京农学院 /2013-10-08

作物种植资源创新与利用

 

濮绍京(1964-),男,江苏泰州人。硕士,副教授。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北京市小豆科研及产业化主要技术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豆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主要研究方向:小豆育种及其成果产业化。目前主攻方向是小豆机械化集成技术和小豆加工产品研发。参与育成“京农6号”、“ 京农7号”、“ 京农8号”等红小豆新品种。育成国内唯一白粒小豆新品系和适宜机械化收获小豆新品系。参与起草北京市红小豆地方标准,及建设出口红小豆标准化示范基地数万亩。

主持完成北京市“野生小豆种质资源的鉴定、保存与利用”和“野生小豆种质资源中抗性基因的筛选、鉴定与开发利用”2项课题。参加农业部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北京市人才强教-拔尖人才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

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食用豆加工专利2项。副主编《农事学实践教程》、《种子经营管理学》、《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与实务》及《豆类芽菜学》。主讲“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种子经营管理学”、“农业科学研究方法”及“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曾获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北京市“彩虹工程”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E-mail地址:pushaojing@yahoo.com.cn

 

     
李奕松,男,博士,副教授。1999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作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矿物营养、非生物逆境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生理机制、高产作物的根系特点及其生理基础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攻关项目和重点项目等17余项;在研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选育审定作物新品种一个。主编“植物生理学”教材2部、合编“作物栽培学”一部。先后在《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应用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讲本科生“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环境生物学”等课程,主讲研究生“作物优质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作物生理学”等课程。
招生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研究方向:作物生长发育机理及调控、作物环境与营养生理。
联系方式:Tel: 13120236079, 15117957939;
E-mail地址:liyisong8@sina.com

 

 

 
赵久然,男,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人,获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曾赴泰国农业部农业发展中心、瑞典斯瓦洛夫-怀宝种子集团培训及合作研究。兼任:农业部科技委委员、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副秘书长、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农业顾问专家、北京农业育种创新平台玉米首席专家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曾获国务院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推动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等荣誉称号。
赵久然一直从事玉米遗传育种、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等研究三十年。坚持理论与实践、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勇于创新,取得多项成果。
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973、863、94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北京市科技重大课题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SCI论文9篇,编著2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受理国际PCT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推广奖、农业部丰收奖等多项奖励;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及部颁标准7项。
 
自2000年以来,带领一直年轻的团队选育并审定玉米新品种60多个,80多品次,其中国审品种21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1项,获受理植物新品种权23项。这些品种大都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社会经济效益巨大。2012年农业部推荐的全国28个主导玉米品种中,有三个品种是由他的团队选育完成的。其中国审品种京科糯2000还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审定的玉米品种,目前占全国糯玉米总面积50%以上;京单28以其在生产上的优秀耐密抗倒性表现已连续多年被农业部列为耐密型主导品种之一; 2011年最新国审品种京科968,在东华北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综合表现列第一位。创出2000万元玉米品种技术转让费最高记录,并通过成立科企合作联合体已进入快速产业化和大面积推广阶段;构建已有14000多个品种的全球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获得标准DNA指纹库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为我国玉米品种管理和真实性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建议并实施“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工程、玉米“一增四改”集成关键等。
主持承担的主要在研项目:
1、973课题:高产优质育种新材料的创制
2、市科技重大项目:京科系列玉米新品种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3、首都现代农业育种服务平台建设:玉米DH工程化育种研究与利用
4、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抗旱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
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等
6、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玉米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团队建设
代表性论文、论著:
1、赵久然,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再思考,《玉米科学》,2007.1
2、赵久然,功能标记及其在品种鉴定和辅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分子植物育种》,2009.3

相关话题/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