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于2007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合称第三大国家基金项目,也是我国专著出版最高级别的资助项目,旨在出版我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刘瑞璞教授是我国传统服饰结构考据学派的领军人物,他领导的研究团队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文献与实物相结合的考据学研究,充分利用博物馆、私人收藏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北京服装学院得天独厚的专业学术平台,以田野考察为手段,以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着力点,以结构考据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发掘大量一手资料,探索多民族中华服饰多元一体文化特质的物质形态,取得重要的一系列学术成就。《苗族服饰结构研究》是刘瑞璞教授继《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少数民族编)》《清古典袍服结构与纹章规制研究》和《藏族服饰研究》之后,第四部由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出版的标志性学术专著(图2)。

《苗族服饰结构研究》以“张系藏本”的苗族各支系服饰实物为研究对象,辅以数次贵州苗族实地考察获得标本历史地理学线索,通过对其结构及深入系统的数据采集、测绘、结构图复原与整理,结合文献研究首次完整客观地呈现出苗族传统服饰结构形制的基本面貌。通过实证考据研究,立足于结构角度探寻苗族文化在民族服饰中的独特展现,以不同地区典型苗服为主线,从湘西到黔东,从黔东到黔南,从黔南到川黔滇,通过苗族标志性的贯首衣、对襟衣、大襟衣服饰结构形制的系统整理,总结苗族服饰结构的特征及文化渊源。研究表明,其结构系统中整裁整用的“几何级数衰减算法”和“单位互补算法”的发现,充满了朴素而古老的苗族先人造物智慧和中华一体多元的文化特质。该研究成果所建立的苗族典型服饰结构图谱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完整的结构数据和文献,提供了利用数字化手段、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和技艺的苗族范示。为完善中华民族服饰结构谱系,展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呈现了苗族范本。
《苗族服饰结构研究》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出版,将有助于我校在抢救、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开创民族服饰的学术高地,探索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