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水保学院科研团队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我校水土保持学院侯健副教授研究组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林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Catena》和行业主流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土壤侵蚀是制约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是多种生态问题的集中反映。植物作为调控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被广为研究。该研究组通过测度黄土丘陵小流域常见植物不同季节的植物功能性状,利用个体尺度的植物功能性状推算群落尺度的植物群落功能组成指数,构建包括植物群落功能组成指数在内的产流产沙模型,分析了植物群落功能参数对坡面产流、产沙作用强度随季节和降雨强度而变化的特征。
  
  对于坡面径流而言,研究发现,在代表研究区生长季节初期的六月中旬,根系特征对坡面径流的影响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代表研究区域生长季节中期的七月下旬,坡面径流受各种植物功能性状的综合影响。而在生长季后期,坡面径流主要受到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的影响。对于土壤流失而言,在生长季早期和中期,FRic和FEve在低降雨强度下限制土壤侵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生长季初期的中、高降雨强度下,植物抗拉强度对土壤侵蚀有很大影响。然而,在生长季中期的中高降雨强度条件下,植物地上部分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大。在生长季节末期,无论什么降雨强度条件下,植物生态位的分化程度都是土壤侵蚀的最大限制因素。本项研究深入挖掘了土壤侵蚀的机制,并能够为水土保持的植物措施提供借鉴。

相关话题/植物 土壤 生态 综合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