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林学院森林病理学研究团队在黄栌枯萎病菌致病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病理学研究团队在 New Phytologist 发表了题为“The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VdAtf1 regulates virulence by mediating nitrogen metabolism in Verticillium dahliae (DOI: 10.1111/nph.16481)”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解析了黄栌枯萎病菌(大丽轮枝菌)bZip转录因子VdAtf1作为新的氮代谢调节因子控制致病过程的分子机制。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土传性植物病原真菌,世界范围内分布,其寄主范围多达400种以上,包括黄栌、紫荆、马铃薯、棉花和向日葵等,引起严重的植物维管束病害,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该病原真菌代谢网络如何调控致病性的机制还尚未明确。
  该研究团队发现大丽轮枝菌bZIP家族转录因子VdAtf1调控致病性的新机制。敲除该基因不影响病原菌对活性氧胁迫的敏感性,而参与了对活性氮的应答。生化数据表明VdAtf1参与控制了病原菌体内硝酸和铵的代谢平衡,并与氮代谢阻遏关键因子VdNut1形成反馈抑制达。进一步研究证明VdAtf1通过增强真菌细胞壁、抑制丙酮醛和甘油的过度积累和应答活性氮胁迫控制致病过程。此外,该研究还证实了禾谷镰刀菌FgAtf1也参与氮代谢,表明VdAtf1同源基因在调节真菌氮代谢功能上的保守性。该研究为阐明大丽轮枝菌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博士生唐晨为本论文第一作者,田呈明教授和Steven Klosterman研究员参与本研究,王永林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该研究团队以黄栌枯萎病菌为研究对象,多年来致力于开展黄栌枯萎病菌微菌核形成与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结果先后在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mSphere和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

编辑:高大为
审核:刘 尧


相关话题/控制 过程 植物 论文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