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林人秉承着“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优良传统,利用学科优势,长期扎根在黄河全流域,在山东东营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启服务新篇章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河入海口城市,在建校68周年校庆期间,安黎哲率队前往山东省东营市,与东营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开启我校服务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签约仪式上,安黎哲指出,北京林业大学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方面具有强大学科优势和悠久历史传统,长期以来在黄河全流域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他表示,本次与东营市达成战略合作,是我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进黄河三角洲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东营期间,安黎哲一行先后考察了利津县王庄沙区林场、黄河沿线绿化、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营湿地城市的建设情况,并就合作协议内容落实、教学科研用房用地配套、森林资源监测等事宜进行了具体磋商。
广泛参与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持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15.3万公顷。黄河口湿地在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
我校长期以来广泛参与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各项工作,在我校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湿地生态学方向张明祥教授团队指导下,2013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8年,东营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目前,张明祥教授团队正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提供进一步的科学技术指导。
选育优良杨树新品种
我校生物学院耐盐转基因杨树研究团队早在2001年就与山东相关科研单位签订了“培育耐盐碱转基因三倍体毛白杨的研究”合作研究项目,双方联合攻关研究耐盐碱杨树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等科研工作。
2003年我校进行了全面的杨树转基因研究并选择对耐盐转基因杨树株系进行长期连续的跟踪研究,结果证明转AhDREB1基因杨树耐盐碱能力高,生长表现好,安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并以‘北林杨2号’为暂定名申请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据研究团队负责人、生物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李云教授介绍,该品种的培育将为包括东营市在内的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盐碱地利用与治理提供优良的候选林木品种。
不仅如此,东营市广饶县为改善杨树飞絮问题,自2016年3月开始引进我校生物学院林木育种学科康向阳教授研究团队最新选育的白杨杂种三倍体新品种“北林雄株1号”进行扦插繁育。目前,大王镇已建成两块毛白杨片林,共计685亩。“北林雄株1号”的引进推广,对优化全县树种结构、提升苗木产品档次、促进苗木换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多项政策制度制定
自2021年1月起,我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杨朝霞教授,被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聘任为《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的立法小组副组长,负责条例的整体框架设计和专业问题把关。他在立法过程中认真建言献策,以专业意见与有益建议为条例的顺利出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21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通过了杨朝霞等参与制定的《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据悉,该条例经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未来,北林人还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如安黎哲所说,继续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北林智慧、北林力量和北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