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报道 长寿机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几乎所有多细胞生物都无法逃避衰老(aging),并最终导致个体死亡。人和动物的衰老被认为主要与端粒损耗、DNA损伤、DNA突变积累、表观遗传改变等因素有关,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最长也仅100多年。然而与动物不同,自然界中,一些树种的年龄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年且依然生长旺盛,但其长寿机制却一直不清楚。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原产中国的孑遗植物,因其含有多种药用成分、观赏价值高,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此外,银杏还是著名的长寿树种,在我国各地有大量银杏古树分布。近日,扬州大学银杏研究团队、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团队和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中心 Richard Dixon 团队合作在 PNAS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Multi-feature analyses of vascular cambial cells reveal longevity mechanisms in old Ginkgo bilobatrees 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历经7年时间,选用银杏树干维管形成层为主要研究材料,综合运用细胞学、生理学、多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揭示了银杏古树长寿的内在机制。
树木生长主要来源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向维管形成层的分裂分化,但树木生长到一定年龄以后就不再升高,因而无法反映年龄的变化。树木主干维管形成层每年都能分裂分化出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维系着树体的生长,是研究古树长寿机制的理想材料。该研究通过年轮测定技术结合DBHs的分析,确定了34株银杏树的真实树龄,其树龄分布在15年-1353年,并将其中不同树龄的树木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与成年树相比,古树组(193-667年)形成层细胞层数变少,新产生的年轮宽度变窄,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上升,细胞分裂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下降,表明古树中维管组织生长变缓。然而古树树干的横截面积增加量 (BAI)仍处于高水平,显示银杏古树形成层干细胞仍具有较强的持续不断的分裂能力。
该研究进一步测定了古树叶片光合指标、种子繁殖能力、衰老相关的标记基因(markergenes)和miRNA及靶基因和自噬相关基因等,均未发现有显著变化。此外,该研究还在银杏叶片衰老过程以及更多年龄段的其他银杏植株中,进行了相关基因的验证。这些形态、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结果揭示,银杏古树在整体上仍处在健康的成年状态(healthy mature state),依旧保持“青春活力”,尚未进入衰老阶段。由此认定,银杏古树维管形成层细胞的持续分裂能力,在避免衰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树木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都需要应对环境胁迫、病虫害以及病菌等微生物的侵袭,且树木最终大都是因为环境胁迫或病害而导致衰老和死亡。该研究在银杏古树维管形成层细胞中,鉴定到62个FLS2、EFR的成员和457个R基因,尤其发现R基因的数量远远多于其他物种。此外,木质素单体(monolignol)、类黄酮(flavonoid)和芪类化合物(stilbene)代谢通路的基因数量和表达在古树组中也没有下降。由此推测,银杏古树可能通过持续合成木质素等物质,增加树干的密度和强度,以支撑不断增粗的树体,同时通过大量R基因的持续表达,以及积累具有特殊保护功能的代谢物来提高树体抗性,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从而大大延长了树体的寿命。
综合上述结果,该研究发现银杏古树长寿并非某单一的长寿基因调控,而是生长与衰老过程中多个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该研究成果对揭示树木在个体水平上的生长与衰老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 Science 以 How the Ginkgo biloba achieves near-immortality 为题对该项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对文章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植物生物学家进行了采访。
扬州大学王莉教授、崔佳雯博士生和金飚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教授和Richard Dixon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梁尔源研究员、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付春祥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教授参与了此项工作。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和111引智计划项目的资助。
附:Science的报道: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1/how-ginkgo-biloba-achieves-near-immortality
Nature的报道: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067-8
Cosmos的报道: https://cosmosmagazine.com/biology/how-do-ancient-trees-grow-so-old
BBC的报道: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51063469
New York times纽约时代周刊的报道: https://www.nytimes.com/2020/01/13/science/oldest-trees-ginkgos.html Daily mail
每日邮报的报道: https://www.mailonsunday.co.uk/sciencetech/article-7882543/Trees-live-CENTURIES-thanks-immune-protective-chemicals.html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林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研究团队揭秘银杏古树长寿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06
相关话题/基因 细胞
我校高精尖中心团队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基因组信息建立林木应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型
当前,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化,深刻影响着森林、草原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森林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成分,森林及树木的寿命很长,其自身适应性转变的速度远远慢于气候变化的速度。气候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安全面临极大的风险。建立有效的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是目前国际林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国际林联( ...北京林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6高精尖创新中心林金星教授团队在植物细胞壁非标记原位无损成像方面发表封面综述论文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组PI林金星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rendsinPlantScience(IF:14.006,生物学一区)上发表了题为“Advancesinimagingplantcellwalls”的综述论文,并受邀作为封面论文。 植物细胞壁是植物细 ...北京林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62019年植物受体激酶与细胞信号转导国际研讨会召开
6月21日至23日,2019年植物受体激酶与细胞信号转导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发起并联合举办,邀请到11位国外知名专家和12位国内知名教授、研究员做了大会主题汇报。来自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及高校的300余名 ...北京林业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6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团队
【骨干成员】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强挪威科学与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刘新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背景】发展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理论与方法,可以实现新材料研发模式由传统的“试错-纠错”实验方法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转变,快速建立材料成分-相结构-性能的关系和数据库,显著减少研究投入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大幅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增强我国在新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高通量表征及制备团队
【骨干成员】李向阳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王海舟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云海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班晓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陆永浩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新材料研发及质量提升对材料表征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材料改性和新材料开发过程,大多从实验入手,遵循试错原则,周期长,新材料发现缓慢。伴随着“材料基因工程”(MaterialsGenomeEngineering)学科的发展,采用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高通量计算与设计平台团队
【骨干成员】李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段文晖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小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徐雅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长期以来,材料研究中面临两大亟需解决的问题:(1)如何认识材料结构、机理及构效关系和(2)在认识不充分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进行理性设计。实际上,这两大难题也是目前其他新材料研发所具备的共同挑战。本团队将依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分中心的信息特色和研究优势,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粉体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曲选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章林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任淑彬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粉体材料技术可自由设计材料成分和组织结构,从而精确调控材料性能,并能够实现近终形制造,体现了材料设计与材料制备的统一,材料合成与产品加工成形的统一,是高性能特种材料和绿色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粉体合成与成形原理,研发材料高通量制备新技术是材料基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目标】围绕高性能特殊材料发展的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薄膜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姜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守国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孙阳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庞晓露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薄膜材料主要包括磁性薄膜、多铁性薄膜、高K电介质薄膜、透明导电薄膜、硬质薄膜等。这些薄膜材料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存储和处理、电子元器件、燃料电池、提升材料耐磨抗蚀性能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政策倾斜,国内在新材料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工程材料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团队
【骨干成员】王沿东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从道永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优青付华栋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如何揭示、发掘并验证新材料设计原理、新材料强化机制或新的內禀功能行为实现机制,是目前先进材料研发以及相关尖端部件的制造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长期以来,上述问题仅能基于有限的离线实验观察结果,对材料微结构和性能的演化过程进行推测,无法实现原位观察制备加工过程中材料微结构的变化过程的精确描述。依托同步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先进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团队
【骨干成员】王荣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在材料科学的诸多领域中,材料的可控合成是材料学研究的基础。在特征尺度上深刻理解纳米结构生长过程是实现材料可控合成的基石。通常人们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学和其他原子尺度表征方法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来推断生长机理,然而纳米结构的这种表征一般是在生长完成以后进行的。这种事后分析技术不能实时反映出所需观测的纳米结构的演化。通过在环境气氛透射电子显微镜(ETEM)中模 ...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