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bisu.edu.cn/picture/0/2103261023495789187.png)
沈洲榕立论发言
沈洲榕在辩论中说,正如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所说,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坚持人权普遍性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中国重视人们的健康权、发展权,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人权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节目中,沈洲榕与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明竺(巴基斯坦)、清华大学苏世民****黄尔诺(中国香港)等正方团队成员一道,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立场,有理有据,掷地有声。
![](http://news.bisu.edu.cn/picture/0/2103261026547134341.png)
节目现场
节目播出后,沈洲榕表示,青年人就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一种自信、积极的态度,向世界传递中国青年人的思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主要教授的是口译。我认为口笔译不仅是文化交际的桥梁或工具,而是不同文明、思想交汇融合的‘解码器’。通过‘中间人’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加清楚两种语言文化背后更深层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作为一名译员,在能够清析明辨他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就能以一种更加有力的方式,发出自己的观点和声音。而这也是我参与本次辩论最大的感受。”在他看来,翻译专业的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转换,还应当明确国家立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学会平视西方文化,取长补短,明辨是非。这样也能够为翻译专业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是时代对青年人的要求。本次节目录制是高级翻译学院教师结合教学与实践成果的积极尝试,也是我校语言专业积极打造教学、思政和实践正向循环的生动案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