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401)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邓小平基本理论,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协作进取的精神、勤奋好学与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
3.熟练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本研究方向和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操作,能够独立进行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熟练掌握两门外国语;毕业后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和主持重大课题研究能力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学
2.行为与伤害流行病学
3.慢性病防治政策与管理
4.心脑血管疾病的转化医学
5.行为与伤害流行病学
三、学习年限
1.学制为三年。
2.对成绩优秀、工作出色能顺利完成科研和学位论文的学生,经导师审查、推荐,研究生部批准,可以提前进行论文答辩。
3.在职博士生可酌情延长一年。
四、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课程设置参照培养规定,填写附表即可)
五、学位论文工作
(重点强调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工作结束报告、论文撰写与修改等环节的要求和做法。)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制定科研计划,开展各种科研工作,加强科研训练并通过科研考核。
1.第一学年上学期以课堂教学为主,研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
2. 第一学年下学期查阅文献,全面熟悉并掌握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撰写综述。并确定研究课题,写出可行性的开题报告,并提交专家审查。
3.第二学年上学期学习相关技术方法,进行预实验;并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4.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上学期进行博士课题研究,定期进行汇报,并组织专家对该生的开题报告和研究进展进行中期评估。
5.第三学年下学期整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并完成论文答辩。
毕业前要求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
七、主要专业参考书
1.《流行病学》,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皮肤病流行病学》,叶冬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医学科研方法》,叶冬青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
4.《临床流行病学》,叶冬青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
5.本学科订购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期刊及相关图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0401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总学时 |
学分 |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必 修 课 |
博士研究生英语 |
D201301 |
60 |
3.0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D201303 |
36 |
2.0 |
||
专 业 必 修 课 |
SPSS软件应用 |
D201304 |
40 |
2.0 |
|
实验室生物安全 |
D201306 |
28 |
1.5 |
||
专业进展课 |
D201311 |
40 |
2.0 |
||
专业英语 |
D201312 |
40 |
2.0 |
||
非 学 位 课 程
|
选
修
课 |
日语 |
D201302 |
40 |
2.0 |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
D201307 |
40 |
2.0 |
||
公共卫生原理与方法 |
D201308 |
36 |
2.0 |
||
|
|
|
|
||
学术报告 |
|
|
3.0 |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2-4学分,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选修课2-4学分,学术报告3学分,总学分≥18分。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非学位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