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界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6





黄界颍


性别:

专业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土壤质量与环境生态、土壤养分循环与管理

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土壤学教研室副主任

办公电话:


办公传真:


E-mail:
hjyahau.edu.cn

实验室主页:


通讯地址: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邮政编码:
230036





黄界颍,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质量与环境生态、土壤养分循环与管理。2003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2007-2008德国下萨克森州访学,2013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8-2019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访学。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MD89,**QD76),安徽省省级环保科研项目两项(2012-001,2016-007),安徽农业大学稳定和引进人才科研项目一项(WD2013-003),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一项(2009SQRL034),参与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5项,其它项目4项;在《PlosONE》、《JournalofMolecularLiquids》、《MaterialsScienceForum》、《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水土保持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环境科学与技术》、《中国环境监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IF=2.806)收录1篇,SCI(IF=2.525)收录2篇,EI收录2篇。取得科学技术研究成果2项,专利3项。
主持校级教研项目6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参编教材2部;获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土壤学I、土壤学Ⅱ、农田水利学、土壤肥料学、水资源与农田水利、土壤肥力学、土壤学I实验、土壤学Ⅱ实验
研究生课程:土壤物理学、高级土壤学、环境土壤学


 


 科研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麦秸腐解DOM结构对土壤Cd转化及植物富集的影响,2018-2020,已结题,主持
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D89):小麦秸秆腐解DOM结构特征及其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2017-2019,已结题,主持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3)氨基酸增效剂及新型增效复混肥料应用效果评价,2016-2020,在研,第二参加人
4、安徽省省级环保科研项目(2016-13):皖北地区小麦秸杆还田利用对农田面源污染的防控研究,2016-2018,已结题,主持
5、安徽农业大学稳定和引进人才科研项目(WD2013-003)镉污染秸秆还田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镉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2014-2016,已结题,主持
6、安徽省省级环保科研项目(2012-001)典型燃煤电厂周围土壤汞污染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2012-2014,已结题,第二参加人
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D76)秸秆还田对污染土壤DOC和Cd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理,2012-2014,已结题,主持
8、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0A113,稻-油秸秆直接还田后腐解变化特征及调控研究,2010-2012,已结题,第三参加人
9、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L034)大型沼气工程沼液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2009-2011,已结题,主持
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方平原稻作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子项目,2012BAD15B03,环巢湖和沿淮中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2-2016,已结题,参与
1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1177,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与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2011.1-20112.12,已结题 ,参与


 获奖情况
科研奖励3项
1.安徽省科技厅鉴定成果,典型燃煤电厂周围土壤汞污染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2016年,编号16-222-02。
2.安徽省科技厅鉴定成果,基于“3S”技术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及应用,2009年,编号09-592-26。
3.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中硫及硫肥推广应用研究,2005。
教学获奖情况
安徽农业大学,高校大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
授权发明专利
1、马友华,张承祥,胡宏祥,何金铃,黄界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绿化基质,2011,4,中国,ZL0.6
2、马友华,刘晓莉,胡芹远,余继荣,王强,赵艳萍,梁红霞,崔键,董建军,胡宏祥,黄界颍,一种生态抗旱保水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2004.12.23,CN4.9
3、马友华,杨宁,黄界颍,王强,刘晓莉,章力干,朱林,胡宏祥,杨梅,油菜种子抗旱包衣丸粒及其丸粒化制备工艺,2003,中国,**.X4、朱宗河,郑文寅,周可金,陈莉,黄界颍,齐永霞,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中国,ZL2016 1 **.3
5、朱宗河,郑文寅,周可金,陈莉,黄界颍,齐永霞,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中国,ZL2016 1 **.3
6、朱宗河,郑文寅,周可金,陈莉,黄界颍,齐永霞,一种主花序多角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中国,ZL2016 1 **.2


 论文论著
科研论文
25.黄界颍,武修远,佟影影,曹森,高越,杨卉艳.小麦秸秆还田量对土壤 Cd有效性及水稻 Cd 亚细胞分布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39(7):1503-1511
24.冉梅雪,黄界颍*,陈扬,李震,冯钦忠,李悦,刘俐媛.腐殖酸对贵州万山地区土壤中汞赋存形态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 47(1): 95-102
23.冉梅雪,黄界颍*,陈扬,李震,冯钦忠,李悦,刘俐媛,魏石豪. 腐殖酸与土壤汞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土壤汞活性的影响.环境工程学报,2019,8:828-834,938.
22.黄界颍,阮仁杰,王擎运,郜红建,于正国,李宗壕,严景.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潮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8, 45(4): 664-669.
21.JieyingHuang,ZixuanYu,HongjianGao,XiaomingYan,JiangChang,Chengmingwang,JingweiHu,LiganZhang.Chemicalstructuresandcharacteristicsofanimalmanuresandcompostsduringcompostingandassessmentofmaturityindices.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June12,2017(SCI)
20.JieyingHuang,ZhenweiWu,LiweiChen,YubingSun.ThesorptionofCd(II)andU(VI)onsepiolite:Acombinedexperimentalandmodelingstudies.JournalofMolecularLiquids.2015(209):706–712 (SCI)
19.JieyingHuang,ZhenweiWu,LiweiChen,YubingSun.SurfacecomplexationmodelingofadsorptionofCd(II)ongrapheneoxides.JournalofMolecularLiquids.2015(209):753–758 (SCI)
18.黄界颍,胡宏祥,伍震威,徐晓春,丁小龙.水稻、油菜秸秆对水中镉的吸附特性.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Vol15(4):244-249
17.黄界颍,伍震威,徐晓春,乔策策.秸秆还田对土壤Cd(Ⅱ)吸附-解吸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2016,36(2):129-135.
16.黄界颍,单平,伍震威,唐晓菲,汪嘉源,张明阳,典型燃煤电厂周边土壤汞的形态分布及污染源解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7):10-17
15.单平,伍震威,黄界颍*,唐晓菲,汪家源,安徽某燃煤电厂周边土壤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中国环境监测,2015,Vol.31(5):86-92.
14.黄界颍,何方,胡宏祥,张震.皖南山区生态型沟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13,27(3):156-159,188.
13.黄界颍,伍震威,高连芬,唐晓菲,郑斌,李晓辉.沼液对土壤质量及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vol40(5):849-854
12.JieyingHuang,XiaochunXua,LiweiChena,YuanxiangZhou.AStudytotheFactorsInfluencingthePlants’AbsorptionofHeavyMetals.MaterialsScienceForum.2013,Vols.743-744:491-497(EI)
11.JieyingHuang,XiaochunXua,LiweiChena,YuanxiangZhou.HeavyMetalMigrationRuleinYangshanchongtailingsofTongling.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2012,Vols.573-574:421-426 (EI)
10.黄界颍,徐晓春,陈莉薇,周元祥.改良剂对尾砂盆栽蔬菜重金属吸收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铜陵金属矿区为例.湖南农业科学,2012(21):66-68,72
9.JieyingHuang,XiaochunXua,LiweiChena,YuanxiangZhou.Leachinglawofheavymetalsontailingscoveredsoil.Proceedingsof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technologyandknowledgetransfer.2012,pp524-527
8.黄界颍,伍震威,张海柱,马友华,黄慧,肖鹏美.不同地下水位田块小麦硫肥效应的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2,40(2):280-283
7.黄界颍,伍震威,张海柱,马友华,黄慧,肖鹏美.不同地下水位田块油菜硫肥效应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3):419-426
6.黄界颍,马友华,王振强,吴成祥.含硫尿素养分缓释释放测定方法的研究.土壤肥料.2007(2):71-74
5.黄界颍,马友华,张继榛.农田生态系统中硫平衡的研究—地下水中硫的作用.土壤通报. 2003, vol34(3): 233-237
4.黄界颍,马友华.油菜硫甙特征功能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5):496-500
3.黄界颍,黄慧,马友华.论安徽省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和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05,vol33(12),2465-2467
2.黄界颍,马友华,张多姝,李克强,杨京陵,张继榛.硫肥在作物上施用的效果与方法,安徽农学通报,2002, vol3: 50-51,56
1.黄界颍,黄慧,严平,杨书运.马友华.安徽省“三绿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284-285,287
教研论文
1.黄界颍,胡宏祥,李道林,朱林,徐启荣,曹海生.土壤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现代农业科技,2011,2:16,18
2.黄界颍,胡宏祥,李道林,朱林,徐启荣,曹海生.面向农科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天津农业科学,2012,18(5):133-136
3. 胡宏祥,屠人凤,黄界颍,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9238-9240
4.马超,史书林,屠人凤,叶新新,柴如山,王擎运,黄界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8,(46),120-122
参编教材
1. 《环境土壤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参编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农业生态保护》,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参编






相关话题/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