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马超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6





马超


性别:

单位: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名称:
土壤学

研究方向:
土壤生态与健康;微生物入侵;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技术职务:
副教授

办公传真:
QQ-7985-9435

E-mail:
chaomaahau.edu.cn

实验室主页:
http://fecpp.ahau.edu.cn/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邮政编码:
230036




安徽肥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2009年和2016年分别于安徽科技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4.09-2015.09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访问学习。研究兴趣集中于土壤生态与健康、微生物入侵、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具体工作主要围绕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格局及其成因、外来有益菌/病原菌土壤存活的影响因素、外源腐秆菌土壤定殖和秸秆促腐的原理、微生物菌剂科学施用方法、还田作物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区域中低产田土壤培肥模式等理论和技术难题展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The ISME Journal》《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土壤学报》《生态学报》等土壤学、生态学主流期刊论文近40篇,参编论著1部,申请/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编制安徽省地方标准1项,获2019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主讲课程/招生方向
1. 主讲课程:
研究生:《土壤化学》
本科生:《土壤学》,《土壤生态学》、《土壤肥料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等
2. 招生方向:
土壤学(学硕)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硕)
土壤生态与健康(本科大创)
3、人才培养:
许邶(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吴婧(保送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杨欣润(保送南京农业大学硕士)
庄瑞花(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何治逢(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_^欢迎对土壤生态与健康、微生物入侵、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感兴趣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加入^_^


 交流/访学经历
2018.06-2018.07,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
2017.02-2017.09,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曾希柏 研究员 课题组
2014.09-2015.09,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rof. Lin Jiang team
2013.06-2013.07,Rutgers University,Prof. John Dighton team
2009.09-2011.06,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静 研究员 课题组


 研究项目
1.纵向科研项目: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氮肥水平下外源-土著种谱系距离对腐秆菌促腐效应的影响及机制,2021-2024,58万元,主持
1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豆-禾牧草混播的响应及其与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80万,2019/01-2020/12,参与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外源氮和锰促进小麦秸秆腐解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理,2019-2022,62万,参与
9) 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巢湖流域水稻-小麦秸秆还田化肥养分绿色替代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2020,100万,参与
8)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MD97,谱系距离影响腐秆菌在土壤中定殖及秸秆促腐的作用机理,2018-2021,12万元,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外源-土著菌谱系距离对腐秆菌在土壤中定殖及促腐的影响机制,2018-2020,25万元,主持
6) 安徽农业大学引进与稳定人才项目(A类),yj2017-11,砂姜黑土秸秆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2017-2019,6万元,主持
5)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ZR006,基于扩散子测序技术的秸秆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解析,2017-2018,2万元,主持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D**-05,长江中下游水旱轮作区高产稻田肥力变化特征及培肥耕作途径,2016-2020,100万元,参加
3)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项目,DEB-** hylogenetic, Functional,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in a Fragmented Landscape. Dimensions of Biodiversity Program. 2014-2018,Total amount: $1,820,116, amount awarded to LJ: $1,247,841,参与
2)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012CXZZ12-0287,外源细菌入侵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2012-2014,3万元,主持
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DA6B04,沿淮中低产田地力提升和作物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2011,450万元,参加
2.横向科研项目:
企业委托项目, KJ**,红四方水稻专用控失肥肥效研究,2020-2022,主持
3.教研项目:
2) 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教学研究项目,jy2018-05,基于多校联合调研的《资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优化及实践,2018-2020,主持
1)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普通土壤学》精品线下开放课程”,2018-2020, 参与
4.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5S.优质虾稻米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2. 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秸秆降解菌群动态变化及关键菌种选育
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6. 谱系距离对腐秆菌在砂姜黑土中定殖及促腐的影响机理


 获奖情况
1.本人获奖
2020 安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三等奖”
2019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F5000中国精品期刊科技论文”
2019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快腐与养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R5
2019 安徽农业大学“优秀辅导员”
2019 安徽农业大学“辅导员精彩主题班会评选活动三等奖”
2018 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员民主评议优秀”
2018 安徽农业大学“年度工作考核优秀教职工”
2017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2014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留学奖学金”
2013 美国土壤生态学会“ParkinsonTravelAward”
2.指导学生获奖
2020年安徽省“挑战杯—中国联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20年安徽省“水韵杯”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020年安徽省“筑梦新区杯”服务外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2020年安徽农业大学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2019年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业大赛二等奖


 研究成果
1.期刊论文:
1.1 科研论文代表作 (#表共同一作,*表通讯作者)
10)Shao-peng Li, Pandeng Wang, Yongjian Chen, Maxwell C. Wilson, Xian Yang, Chao Ma, Jianbo Lu, Xiao-yong Chen, Jianguo Wu, Wen-sheng Shu, Lin Jiang. Island biogeography of soil bacteria and fungi: similar patterns, but different mechanisms. The ISME Journal, Accepet(中科院一区,IF2018=9.493,TOP期刊)
9)Chao Ma#, Xi Chen#, Jingzhi Zhang, Yuanpeng Zhu, Yusef Kianpoor Kalkhajeh, Rushan Chai, Xinxin Ye, Hong-jian Gao*, Wenying Chu, Jing-dong Mao, Michael L. Thompson. Linking chemical structure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with submergence-induced 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92: 930-939 (中科院一区, IF2018=5.589,TOP期刊)
8)Shao-peng Li, Jiaqi Tan, Xian Yang, Chao Ma*, Lin Jiang*. Niche and fitness differences determine invasion success and impact in laboratory bacterial communities. The ISME Journal, 2019, 13(2) :402–412 (中科院一区,IF2018=9.493,TOP期刊)
7)Chao Ma, Shao-peng Li, Zhichao Pu,Jiaqi Tan,Manqiang Liu*,Jing Zhou,Huixin Li,Lin Jiang*, Different effects of invader-native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 on invasion success and impact: A meta-analysis of Darwin' s naturalization hypothesi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16, 283(1838): 1~8 (中科院一区,IF2016=4.940,TOP期刊)
6)Chao Ma, Manqiang Liu*, Hui Wang, Chenying Chen, Wenqing Fan, Bryan Griffiths, Huixin Li, Resource utilization capability of bacteria predicts their invasion potential in soil,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5, 81: 287~290 (中科院一区,IF2015=4.152,TOP期刊)
5)吴婧,聂彩娥,朱媛媛,黄薇,马超*,姜瑛,朱林,郜红建.一株兼具产IAA能力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条件优化,生物技术通报,2020,36(12):82-90(国家级重点期刊)
4)杨欣润,许邶,何治逢,吴婧,庄睿花,马超*,柴如山,Yusef Kianpoor Kalkhajeh,叶新新,朱林. 整合分析中国农田腐秆剂施用对秸秆腐解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20,53(7):1359-1367(国家级重点期刊)
3)马超,庄睿花,王时聪,杨欣润,柴如山,王擎运,叶新新,张震,郜红建*.微生物入侵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 2019, 38(10): 3195-3201(微生物入侵方向国内首篇综述)
2)马超,龚鑫,郜红建,吴婧,李大明,陈小云,李辉信,刘满强*.历史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外来细菌入侵间关系的影响.生态学报,2018,38(22):7933-7941(国家级重点期刊)
1)马超,周静*,刘满强,郑学博,崔键,李辉信,康炳龙,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土壤学报,2013,50(5):15~921(国家级重点期刊,2019入选F5000论文)
1.2 教研论文
2)马超,史书林,屠人凤,叶新新,柴如山,王擎运,黄界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8,11(46):120-122
1)王擎运,马超,柴如山等. 普通农科院校“本—硕”连读知名专家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 2018, 311(05):55-59
2.会议报告:
8) 整合分析腐秆剂使用对秸秆腐解、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中国土壤学会第十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守护土壤健康,助力高质发展学术交流研讨会,黑龙江哈尔滨,2020年09月22日-24日
7) 整合分析秸秆还田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病害的影响,第二届土壤生物健康学术论坛,海南万宁,2020年12月24日-27日
6) 基于腐秆菌使用的秸秆还田快速腐解技术及原理研究,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暨第十三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会议,安徽蚌埠,2019年10月18日-21日
5) 外来有益菌接入土壤后存活的影响因素,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暨第十二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会议,河南郑州,2018年10月18日-21日
4) Linking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OC chemical structure with SOC mineralization in submerged soil,第四届优秀青年土壤科学家学术论坛,江苏扬州,2018年6月29-7月1日
3) 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有机质化学结构介导的土壤有机碳矿化机制初析,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健康土壤助推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安徽合肥,2017年9月18日-20日
2) 淹水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暨第十一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福建福州,2017年7月12日-16日
1) Contrasting effects of invader-natives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 on invader success and impact: A meta-analysis of Darwin’s naturalization hypothesis, 100th ESA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nnual Meeting, Baltimore, Maryland, August 9 -14, 2015
3.专利/标准
4)朱媛媛,黄薇,杨欣润,何治逢,马超,谈应权,张晓伟,柴如山,朱林,郜红建.一种田间秸秆旋翻同步定量施用腐秆剂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7
3)马超,柴如山,叶新新,王擎运,庄睿花,朱远芃,蒋家昆,朱林,周静,郜红建. 适用于沿淮地区稻茬麦秸的直接还田促腐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4.6
2)马超,吴婧,聂采额,王玉宝,吴凉萍,张子赟,田达,朱林,郜红建. 一株具有产IAA能力的纤维素降解菌n3及应用,发明专利,ZL4.7
1)马超、郜红建、邬刚、李霞、董慧、周静、张子赟、柴如山、叶新新、朱林、章力干、张从军,麦秸粉碎旋翻还田技术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3614-2020
4.专著
1)曾希柏,李永涛,林启美,施卫明,武志杰,梁永超,胡春胜,苏以荣,黄荣峰,陈彩艳,王亚男,刘小京,罗尊长,董春华,蔡燕飞,胡亚军,郭凯,陈香碧,张海文,李贵桐,马超,岳燕,低产田改良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相关话题/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