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ZHANG Xiaolong
性别:
男
专业名称:
车辆工程
研究方向:
车辆(轮胎)测控与动力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技术职务:
教授
E-mail:
xlzhangahau.edu.cn
实验室主页:
vvtest.ahau.edu.cn
通讯地址:
安徽农业大学中西部综合楼452室
邮政编码:
230036
张小龙,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2006年于东南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汽车测试工程方向),2007年至2011年在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汽车动力学与控制方向)。2006年至今在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一类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产学研合作项目40余项。
引领车辆(轮胎)测控与动力学研究团队(试验室),进行车辆测试理论及装备应用基础研究、研究生培养、企业技术服务等。试验室现有教师4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6人。本试验室已建立良好的科研平台,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安徽江淮汽车技术中心、佳通轮胎(中国)研发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保持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 汽车试验与评价
● 汽车电力电子学
● LabVIEW与测试技术
● 轮胎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究领域:
● 汽车测试新技术(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ADAS、智能网联汽车等)
● 轮胎测试理论与系统开发
● 农业机械化工程(动力学、组合导航与电控)
欢迎机械工程、农业工程、电子信息类、电气及自动化类、仪器测控类、计算机类等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招收博士生1 人/年,硕士生5 人/年。
试验室在汽车(轮胎)测试与动力学理论、组合导航理论及应用、虚拟仪器测控系统(LabVIEW及cRIO、PXI系统)、有限元动力学仿真(Solidworks/Abaqus)、汽车动力学仿真(Carsim/Prescan/Carmaker、Matlab/Simulink、Advisor)、ARM/FPGA嵌入式系统开发、图像处理、深度学习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企业产品开发和产品性能测试中。
试验室主要以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科研问题的能力。试验室与行业交流多,学生与外部接触机会多。根据情况,可以与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淮汽车、佳通轮胎等单位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推荐毕业生到江淮汽车技术中心、佳通轮胎(中国)研发中心等大型企业就业。优秀研究生可以在课题组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
努力作为,正确引导,试验室平台助推你实现梦想!
欢迎大三、大四本科学生到试验室学习锻炼。
主要科研项目:
● 在研主持(部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汽车稳定性控制轮胎力测试机理与动态解耦优化研究.
○ 产学研(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新能源汽车检测工况及导入政策研究合肥和南京市数据采集与分析.
○ 产学研(江淮汽车技术中心):滑行试验综合数采升级.
○ 产学研(佳通轮胎中国研发中心):硫化车间实时测温系统开发.
○ 产学研(佳通轮胎中国研发中心):智能轮胎研究与开发I期.
○ 产学研(江淮汽车技术中心):整车电性能试验研究.
○ 产学研(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道路负载测试研究.
○ 产学研(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制动拖滞力台架升级改造.
● 结题主持(部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汽车稳定性控制轮胎力与整车运动状态动态耦合特性研究.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E109):车辆极限工况轮胎力传感机理与结构优化.
○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14022):汽车行驶轮胎力测量机理研究.
○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1A101):汽车失稳临界区域轮胎力传感机理研究.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向产业化的汽车运动状态和轮胎力估计模型试验研究.
○ 产学研(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基于整车能量流的性能匹配开发方法研究.
○ 产学研(江淮汽车技术中心):空调试验能力提升研究.
○ 产学研(江淮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和开发-合肥市城市数据采集.
○ 产学研(江淮汽车技术中心):转毂能量流测试能力建设研究.
○ 产学研(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实际道路机动车空调使用及载重特征研究.
○ 产学研(江淮汽车技术中心):电动汽车驾驶里程测试研究项目.
○ 产学研(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市新能源汽车运行特征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
● 授权发明专利(部分)
○ 一种汽车极限工况下轮胎侧偏角测试方法,中国,ZL2.2.
○ 一种汽车前轮转向角的测试方法,中国,ZL3.1.
○ 一种道路坡度车载实时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中国,ZL6.7.
○ 一种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外倾角实时测量方法,中国,ZL1.6.
○ 一种基于GPS的播种机漏播判定装置及其判定方法,中国,ZL5.8.
○ 一种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载荷实时监测系统,中国,ZL5.7.
○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液需液量测试装置及其应用,中国,ZL.1.
○ 一种转毂试验台上乘用车驻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应用,中国,ZL3.8.
代表性论文论著:
● 期刊(部分)
○ 基于改进RBF网的汽车侧偏角估计方法试验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2010,46(22):105-110.
○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性能试验与数据处理方法.农业机械学报,2011,42(5):1-6,34.
○ 轮胎力传感器质量对测量精度和整车稳定性影响.机械工程学报,2012,48(22):121-126.
○ Experimental model and analytic solution for real-time observation of
vehicle’s additional steer angl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2014,27(2):340-347.
○ 极限工况下汽车轮胎侧偏角测试方法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14,45(9):31-36.
○ 车辆部件节油虚拟测试系统设计与快速分析.汽车工程,2016,38(4):515-520.
○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wheel force transducer based on natural frequency
and comprehensive sensitivity.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2017,30(4):982-990.
○ 带风速风向补偿的车辆道路滑行阻力虚拟测试系统.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11):390-397.
○ 乘用车驻车制动性能转毂测试与评价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3):361-367.
○ 拖拉机电性能虚拟综合测试系统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4):97-102.
○ 商用车排气辅助制动性能转鼓测试与评价方法. 汽车工程,2018,40(4):45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