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彭凡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6




彭凡


性别:

单位:
林学与园林学院
专业名称:
林学

研究方向:
园林植物昆虫学、真菌资源应用

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办公电话:


办公传真:


E-mail:
fpengahau.edu.cn

实验室主页: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彭凡,女,博士。2003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于植物昆虫学的教学及虫生真菌的应用研究。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及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美合作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和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8年获得康奈尔大学JeffreySeanLehmanFundforScholarlyExchangewithChina基金资助,在美康奈尔大学从事半年的访问****研究. 2019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佐治亚大学访学一年。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承担本科生《园林植物昆虫学》、《经济林昆虫学》《森林昆虫学》、《园林专业英语》、《城市规划专业英语》、《害虫生物防治》等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以及公选课《林学概论》、《昆虫文化与欣赏》,研究生《植物有害生物控制》等课程的教学。
主持省级线下精品开放课程《经济林昆虫学》,校教学研究项目6项,参与《森林昆虫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基金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6项。
获得校第八届教学竞赛三等奖,2017年林学院教学竞赛二等奖,2011年校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
(1)植物有害生物控制
(2)真菌资源利用



 主要科研项目
H2O2氧化胁迫下蝉花白僵菌素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2022,主持
氧化胁迫与蝉花菌株退化的关联性及机理研究,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7/01-2019/12,主持;
氧化胁迫对蝉花白僵菌素合成代谢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稳定人才科研资助项目,2015/10-2017/10,主持;
冬虫夏草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组变化研究,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2016/01-2018/12,参加;
茶园害虫真菌流行病发展进程中白僵菌种群时空格局动态的分子解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5/1-2017/12,参加;
自然控制因子在灾害生物控制中的生态作用研究,安徽省省科技计划年度重点项目,2012.1-2014.12,参加;
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2016.1-2016.12,参加
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光肩星天牛的研究,中美合作项目,2008-2009,参加


 主要科研成果
“虫草和近缘属及其无性型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2005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安徽省科技成果,教育部科技成果各一项


 代表性论文论著
(1)Yaqiong He#, Wancun Zhang#,Fan Peng#(Co-author),Ruili Lu,Hong Zhou,Guanhu Bao,Bin Wang,Bo Huang,Zengzhi Li, Fenglin Hu.Metabolomic Variation in Wild and Cultured Cordyceps and mycelia of Isaria cicadae,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2018,https://doi.org/10.1002/bmc.4478
(2) Peng,Fan,Gardescu,Sana,Hajek,AnnE.(*),TransmissionofMetarhiziumbrunneumconidiabetweenmaleandfemaleAnoplophoraglabripennisadults,BioControl,2011.10.01,56(5):771~780
(3)Lu,Ruili,Liu,Xiaoxiao,Gao,Sha,Zhang,Wancun,Peng,Fan,Hu,Fenglin(*),Huang,Bo,Chen,Longyun,Bao,Guanhu,Li,Chunru,Li,Zengzhi,NewTyrosinaseInhibitorsfromPaecilomycesgunnii,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14,62(49):11917~11923
(4)Gu,Hai-Lin,Lin,Ying-Ren(*),Peng,Fan,Li,Qing,Wang,Shi-Juan,MarthamyceschinensisspnovonFissistigmafromChina,Mycotaxon,2015.9.01,130(3):815~820
(5)彭凡,李春如,耿德贵,李增智(*),传统药用菌蝉花退化菌株虫体活体复壮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01.01,41(2):294~298
(6)彭凡,曹珊,张琪,李春如(*),樊美珍,安徽省万佛山地区虫草资源的初步调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4.01,(03):400~403
(7)彭凡,曹珊,张琪,李春如(*),樊美珍,丝虫草及其无性型关系的分子确证,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5.30,(05):410~411+416
(8)张德龙,李淑林,陆瑞利,李康乐,罗飞飞,彭凡,胡丰林(*),培养时间对蛹拟青霉(Paecilomycesmilitaris)菌丝体中代谢产物的影响,微生物学报,2012(12):1477~1488
(9)陈名,张大敏,彭凡,李增智(*),用于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的研制,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01):51~57
(10)徐亚飞,彭凡,孟艳琼,林英任。卵叶樟上斑痣盘菌目一新种——海南齿裂菌。菌物学报,2016,35(5),534-538






相关话题/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