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西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6




刘西军


性别:

专业名称:
林学/生态学

研究方向:
森林培育/林业碳汇/园林植物栽培/古树名木/林业规划与方案编制

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办公电话:
0551 -**

办公传真:


E-mail:
liuxj104126.com; liuxj104ahau.edu.cn

实验室主页:


通讯地址: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邮政编码:
230036




刘西军 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会员、安徽省林学、生态领域专家、合肥市林学领域专家、安徽省“三区”科技人才、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科组组长。2000年获得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00-2002年以安徽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身份就职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政府,2005年获得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工作,2011年获得安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15.9-2016.9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海岸生态与林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森林养分与碳汇、园林植物栽培与生态、森林旅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进行林业规划(含森林湿地、森林旅游)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专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安徽省林业科技攻关项目、安徽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安徽农业大学稳定和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及多项横向合作课题;参加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重大专项等项目多项。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7篇。获国家专利1项,教研论文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杂志审稿人。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主讲《森林培育学》(含《森林经营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树木栽培学》、《森林旅游学》、《湿地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
森林培育、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景观生态、城市林业、园林植物栽培与生态、森林旅游与湿地、林业规划与方案编制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科研项目:
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究开发专项农村与社会发展领域)“优质极晚熟桃丰产栽培技术研发及推广示范项目(2019.7-2021.6)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凋落物管理与与采脂对湿地松林土壤碳动态的复合影响机制”(2019-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松等速生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子课题“湿地松脂材复合目标高效经营技术研究”(2017.7-2020.12
安徽省林业厅林业科技攻关平台与科技攻关项目“湿地松脂材兼用培育技术研究”2018.1-2019.12
安徽省林业厅林业科技攻关项目“平欧杂交榛良种培育技术研究”2018.1-2019.12
安徽农业大学校级教研项目“新时代森林培育创新教学改革研究”2018.1-2019.12
安徽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杉木细根功能性状垂直分异规律及适应机制” 2013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基金“肖坑森林土壤养分特性研究”2007.8-2008.8
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安徽省肖坑土壤养分与森林植被恢复的关系”,安徽省教育厅(2006jql125),2006.1-2007.12
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2012.9-2014.8
安徽农业大学校级“森林培育学”重点课程 2009.1-2010.12
参与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长期高氮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2018.1-2021.12
国家自然基金“不同林龄序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下碳氮耦合循环特点”, 2014.1-2017.12;(**/C160702)
人工林地下生态系统碳固持与木材生产权衡关系(2012CB416905),国家 973 计划,2012. 01-2016. 12
国家自然基金“皖南山区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及其与林下植物多样性、土壤涵养水源关系研究”2011-2013;(**/C160802)
国家林业局“十一五”“西南山区退化天然林恢复技术体系集成与筛选”子专题(2006BAD0310)2006-2010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天山云杉种群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研究”子课题)
国家林业局“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项目“滩地高效利用模式构建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0~2010.12)专题,安徽子专题“滩地林构建与可持续经营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505-4)
“毛竹林碳储量估算方法的研究—以皖南竹林为例”国际竹藤中心()2012.1-2013.12
《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及其十年变化》2012.6-2013.6(主要完成人)
“合肥市森林资源图形数据矢量化采集实施方案”研究项目2006-2007
教研项目《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2011.1-2012.12


 主要科研成果
参编《园林树木栽培学实习指导书》2017
参编《农学概论》徐小牛 常成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
参编《南方主要树种育苗关键技术》郭启荣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参编《现代林业理论与应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编写《森林培育学实验实习指导书》,2008;
参编《园林树木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代表性论文论著
21.Huan Chen,Xijun Liu, Alexander Martin Rücker, Qiong Su, Gavin D. Blosser,William H. Conner, Alex T. Chow. Molecular dynamics of foliar liter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uring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Biogeochemistry,2020,(SCI Q1 3.4 共一)
20.王陆军,周米生,沈军成,肖 莉,王 辰,杜 杰,胡方伟,杨 蓉,刘西军.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3个长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6)(通讯作者)
19.Huan Chen,Alexander Martin Rücker, Qiong Su, Gavin D. Blosser, Xijun Liu, William H. Conner, Alex T. Chow.Fresh and Recently Decomposing Litterfall in Woody Wetlands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 Precursors. Water Research,2020,(SCI Q1 7)
18. Huan Chen, Gavin D. Blosser, Hamed Majidzadeh, Xijun Liu, William H. Conner, Alex T. Chow. Integration of an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Quantification Pipeline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for Pyrolysis GC/MS Tracking of the Molecular Fingerprint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2018, (SCI Q2 3.468)
17.Xijun Liu, Alexander Ruecker, Bo Song, Jing Xing, William H. Conner, Alex T. Chow.Effects of salinity and wet-dry treatments on C and N dynamics in coastal forested wetland soils: Implications of sea level rise.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17,112:56-67 (SCI Q1 5.29)
16. Xijun Liu, William Henry Conner, Bo Song, Anand Jayakaran. Forest composition and growth in a freshwater forested wetland community across a salinity gradient in South Carolina, US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7,389:211-219 (SCI Q1 3.126)
15. 樊伟,许崇华,崔珺,王晶晶,刘西军,徐小牛. 基于混合效应的大别山地区杉木树高?胸径模型比较[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28(9):2831-2839
14. Xinyun Xie, Jun Cui, Wentao Shi, Xijun Liu, Xiao Tao, Qin Wang, Xiaoniu Xu. Biomass partition and carbon storage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hronosequence plantations in Dabie Mountains in East China. Dendrobiology.2016,76: 165-174 (SCI)
13. Lianghua Qi, Xijun Liu, Zehui Jiang, Xianghua Yue, Zhandong Li, Jinhe Fu, Guanglu Liu, Baohua Guo, Lei Shi. Combining diameter-distribution function with allometric equation in biomass estimates: a case study of Phyllostachys edulis forests in South Anhui, China. Agroforestry Syst. 2016,90:1113-1121(SCI)
12. 施文涛, 谢昕云, 刘西军, 张驰, 柯立, 徐小牛. 安徽大别山区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及碳贮量[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5):758-76
11. 刘西军,王陆军,肖正东,杨海清.砀山杨-农复合系统林分结构特征及其土壤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42(3): 81-84.
10. 刘西军,陈静,徐小牛,舒畅. 桂花叶片SPAD与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关系【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0(1): 51-54.
9.王陆军,肖正东,曹效珍,刘西军. 杨-农复合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0(5): 716 -720 .(通讯作者)
8. 黄庆丰; 唐雪海; 吴文友; 刘西军.安徽省低丘岗地抑螺防病林立地类型划分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40(1): 15-17
7. 刘西军,徐小牛,洪安东.合肥市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4): 192-196.
6. 刘西军,丁正亮,徐小牛.毛竹叶片生物量、养分及与土壤的耦合特征【J】.世界竹藤通讯, 2011, 9(6): 1-6.
5. 刘西军,吴泽民,黄庆丰.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要素斑块特征【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 27(2): 190-197.
4. 刘西军,吴泽民,黄庆丰.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格局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 (2): 44-48.
3. 刘西军,徐小牛,陈雪玲,胡长涛.不同类型森林土壤4种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1): 53-57.
2. 刘西军,黄庆丰,徐小牛,李文娟. 修枝对滩地杨树生长和养分的短期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9(5): 195-199.
1. 刘西军,吴泽民,黄庆丰.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空间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6(4): 612-617.






相关话题/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