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农学院樊龙江团队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未来作物育种观点文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05
2021年2月26日,浙江大学樊龙江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发表题为“去驯化:一个延长的作物历史”观点文章,系统总结了目前去驯化研究进展,提出作物进化过程应该从三元结构(“野生植物→地方种→现代品种”)扩展为四元(“野生植物→地方种→现代品种→野化作物”),即增加去驯化(野化)类型作物作为作物历史的一部分。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水稻和麦类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证实了作物栽培品种普遍存在去驯化过程,其中部分野化作物成为田间恶性杂草(如杂草稻),变成原来作物品种的竞争者。同时,野化作物(包括杂草和半驯化/半野生等类型)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演化出许多新的适应性遗传机制,这为作物育种提供了难得的重要基因资源。该文作为该刊“Feeding the World: The Future of Plant Breeding”主题专刊开篇之作,为保证世界粮食安全的未来作物育种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图1 作物进化的三元结构(A)和四元结构(B)。野化类型作物增加了作物历史进程。
图2 群体基因组学研究为作物去驯化遗传机制提供新认识。A-B图:作物去驯化过程和基因组学研究方法;C图:群体基因组学研究提供的作物去驯化证据和对野化过程的新认识(如野化与驯化选择的遗传机制明显不同;作物去驯化过程持续频繁发生等)
去驯化(de-domestication)是指栽培作物或家养畜禽等回归自然生境,恢复野生特征,例如水稻恢复落粒性等。目前对作物进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选择起源,即野生植物被驯化和改良过程。近年来,一系列群体基因组研究证实栽培作物的去驯化过程的确会发生,且普遍、持续发生。该进化现象最早在水稻中得到证实。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杂草稻群体基因组研究,证实了杂草稻来自栽培稻,且栽培稻发生了多次去驯化进化过程(Qiu et al., 2017; Li et al., 2017)。随后,在全球稻区的研究均证实水稻去驯化普遍发生,且历史上多次发生,包括非常近期发生的野化事件,如矮化育种的品种同样发生野化(Qiu et al., 2020)。在大麦和小麦群体基因组研究也同样证实杂草大麦和半野生小麦同样来自栽培麦类作物的野化(Zeng et al., 2018; Jiang et al., 2019; Guo et al., 2020)。上述作物发生去驯化的证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野化作物、栽培作物和野生祖先种的系统发生关系,二是它们驯化选择相关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吴东亚为本文第一作者,樊龙江教授为通讯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Kenneth Olsen教授和澳大利亚CSIRO朱乾浩研究员提供了帮助。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rends/plant-science/fulltext/S1360-1385(21)00032-7
(作物所供稿)
相关话题/作物 过程 结构 遗传 系统
张传溪教授团队在eLife发文揭示稻飞虱纳米分辨率的三维结构
2021年2月23日,张传溪教授团队在eLif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ofawholeinsectrevealsitsphloemsap-suckingmechanismatnano-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利用大尺度三维电镜技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张岩课题组Molecular Cell 合作发文揭示多巴胺受体D3配体选择性和激活Gi的结构基础
多巴胺(dopamine,DA)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之一,通过结合多巴胺受体发挥众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调控学习、记忆和认知,调节情绪和控制运动等。多巴胺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CR)超家族,包含有D1R到D5R共五个受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农学院张天真教授团队完成两个四倍体主栽棉种非同步改良的遗传基础解析
近日,浙江大学农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天真教授团队组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上发表题为“Divergentimprovementoftwocultivatedallotetraploidcottonspecies”的论文,继高质量组装陆地棉与海岛棉基因组之后,全面解析了两个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农学院樊龙江团队《Molecular Plant》封面发表孤儿作物研究前瞻评述
《MolecularPlant》2021年第1期发表了浙江大学樊龙江团队撰写的题为“Orphancropsandtheirwildrelativesinthegenomicera”前瞻性评述文章(DOI: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0.12.013)。该文被选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生研院周琦实验室在Nature、Genome Res和GigaScience同日发表三篇论文系统阐述动物性染色体多样性
性染色体从遗传上决定了两性之间截然不同的生殖器官发育命运和成年个体的外形差异,展现出许多与常染色体截然不同的基因组特点和演化模式,一直是生物学家追踪的研究对象。经典的性染色体演化理论认为,性染色体通常起源于一对古老的常染色体,为了防止性别决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性别决定座位之间通常不发生同源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张岩课题组Nature合作发文揭示黏附类受体GPR97感知糖皮质激素并激活Go的结构机制
2021年1月7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省良渚实验室张岩研究员团队,联合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团队合作在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esofglucocorticoid-boundadhesionreceptorGPR97-Go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郭江涛课题组发文解析人源钾氯共转运蛋白KCC2,3,4的冷冻电镜结构
2020年12月11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郭江涛课题组在ScienceAdvances杂志上发表论文Structuresandanactivationmechanismofhumanpotassium-chloridecotransporters,报道人源KCC2、KCC3和KCC4的2.9-3.6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生研院黄俊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论文提出DNA复制过程中“鸡爪结构”形成的新模型
2020年12月8日,生研院黄俊实验室在Molecular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ZATT-TOP2A-PICHaxisdrivesextensivereplicationforkreversaltopromotegenomestability”的研究文章。该研究揭示了复制叉翻转(For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生研院任艾明实验室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报道新型核开关NAD+核开关三维结构及调控机制
2020年11月11日,我院任艾明课题组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RonaldMicura教授课题组合作在NucleicAcidsResearch杂志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distinctionsbetweenNAD+riboswitchdomains1and2determinediffere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水稻遗传与设计育种”院士专场报告会成功举行
11月7日下午,“水稻遗传与设计育种”院士专场报告会在农生环组团A座A110举行。本次院士报告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许智宏院士、林鸿宣院士、韩斌院士、种康院士做专题报告。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副主任郑绍建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彭金荣教授、农业生命环境学部教师和学生代表26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郑绍建教授主 ...浙江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