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许正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05

许正平
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summary

教育经历

1993.09 - 1997.06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博士
期间(1995.05-1997.05)在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李伯良课题组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1988.09 - 1991.06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硕士
期间(1989.09-1991.04)在上海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1984.09 - 1988.06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学士


工作经历

2001.06 - 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
2000.07 - 2001.05 美国哈佛医学院,讲师
1997.10 - 2000.06 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
1993.08 - 1997.10浙江大学,讲师
1991.08 - 1993.07浙江大学,助教

研究方向
主要围绕生物电磁学和分子医学两个领域开展学术研究
环境电磁辐射的可能健康危害备受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基于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分别于2002年和2011年将极低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归类为人类可疑致癌原,虽然起到了警示作用,但由于缺乏一致的实验室研究证据的支持,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针对电磁辐射健康危害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国际上反复倡议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路径。首次以γH2AX焦点为指标系统分析射频电磁场对六种不同组织\/系统来源代表性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筛选获得射频电磁场敏感细胞,并揭示射频电磁场以时间相关和细胞种类依赖的方式诱导γH2AX焦点形成增加。进一步,以电磁场敏感细胞为模型,发现射频电磁场诱导敏感细胞γH2AX焦点的增加未能造成细胞DNA片段化等生物学后果,提示细胞存在保护性机制以免受DNA双链断裂所造成的损害。同时,揭示细胞存在“毒物兴奋性样”效应,提示电磁辐射健康影响问题的复杂性,被推荐为生物电磁学领域首个“973”计划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总体上,我们的系统性研究设计、技术方法等被国际同行广泛借鉴,并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卫生标准专论;研究发现一方面解释了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揭示了电磁场这类弱环境刺激因素与敏感细胞相互作用引发生物学事件的复杂性。
血管生成素是1985年基于促血管生成能力从肿瘤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随后国内外同行主要利用体外培养细胞和\/或荷瘤动物模型揭示了其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疾病中的功能和机制,但了解得不够深入与全面。我们系统地探索了血管生成素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结合的基因组序列、相关的miRNAs等基础性信息,发现血管生成素通过改变rRNA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而促进rRNA的转录,并通过与卵泡抑素、磷脂混杂酶1等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而进一步细调rRNA的转录水平,该发现已被同行研究证实,并被认为是血管生成素的核心功能和作用机制之一;发现该蛋白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促进细胞迁移;筛选和鉴定了靶向下调血管生成素的miR-409-3p可抑制癌症生长;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揭示血管生成素同源基因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基于我们的长期工作积累和最近研究进展,于2015年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组织了一期纪念专刊(2015年31卷12期)和为Acta Biochim Biophys Sin撰写了一篇全面的综述“Three decades of research on angiogenin: a review and perspective”。为深入了解血管生成素的生理病理功能,近期我们利用血管生成素基因敲除小鼠,发现该蛋白既可促进肠上皮细胞存活,又可直接参与维持肠道微生态,在炎症性肠病以及“肠肝对话”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template_id
1
photo
\/attachments\/39\/-.jpg
research_field
1.分子医学:血管生成素与慢病防、控、治\r\r2.电磁辐射:作用机制和环境标准
status
1
opendate
2007-08-14 12:53:36
access_type
access_count
54360
score
connect

selfintroduction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包括分子医学和生物电磁学。
在分子医学方面,围绕血管生成素(ANG)这一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先天免疫相关的蛋白质开展研究工作。在发现血管生成素促进细胞rRNA转录这一核心分子机制的基础上,系统筛选了该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及其相关的miRNAs,为深入了解ANG的生理病理功能,现致力于解析ANG与慢病发病机制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靶点和防控策略,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ANG在肿瘤发生(主要为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转化;2)ANG在慢性肠炎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转化;3)ANG介导产生的tRNA来源的小非编码ts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
在生物电磁方面,围绕既是基本生命特征又是环境污染因素的电磁辐射,开展以下研究:1)探索联合利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研究其作用机制的可行性;2)探索如何系统应用DNA损伤的传统和最新研究手段筛选电磁辐射敏感细胞;3)开展电磁辐射健康危险度评估工作,研发电磁环境管理方案和暴露标准。
教育经历
1993.09-1997.06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博士
期间(1995.05-1997.05)在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李伯良课题组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1988.09-1991.06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硕士
期间(1989.09-1991.04)在上海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1984.09-1988.06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学士

工作经历
2001.06- 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0.07-2001.05 美国哈佛医学院,讲师
1997.10-2000.06 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
1993.09-1997.05 博士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1993.08-1997.10浙江大学,讲师
1991.08-1993.07浙江大学,助教

行政职务

2013.06- 至今 浙江大学医学中心(筹)常务副主任兼医学院副院长
2012.04-2014.06 浙江大学医学中心(筹)常务副主任
2012.03-至今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09.06-2013.06 浙江大学医学部副主任
2005.08-2009.06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2003.09-2005.08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院)副主任(副院长)

社会兼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30年)编制工作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六届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磁场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电磁场环境卫生基准专家组成员;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SC2成员等,并任《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Electromagnetic Biology and Medicine》等SCI收录杂志的编委。
教学工作
浙江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分子医学》主讲教师
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前课程概论》教学
主编全国高等教育医学数字化规划教材(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医学细胞生物学》。



url

telephone

email
zpxu@zju.edu.cn
address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
research
mypage_id
132
work_title
learn_degree
work_post
research_orientation
handle
47e57c8c813611e891ca0242ac110003
main_status
1
access_uid_status
1
theme_id
qrcode_status
1
gmt_qrcode
2021-01-24 21:25:10
content

教育经历

1993.09 - 1997.06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博士
期间(1995.05-1997.05)在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李伯良课题组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1988.09 - 1991.06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硕士
期间(1989.09-1991.04)在上海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1984.09 - 1988.06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学士


工作经历

2001.06 - 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
2000.07 - 2001.05 美国哈佛医学院,讲师
1997.10 - 2000.06 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
1993.08 - 1997.10浙江大学,讲师
1991.08 - 1993.07浙江大学,助教

研究方向
主要围绕生物电磁学和分子医学两个领域开展学术研究
环境电磁辐射的可能健康危害备受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基于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分别于2002年和2011年将极低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归类为人类可疑致癌原,虽然起到了警示作用,但由于缺乏一致的实验室研究证据的支持,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针对电磁辐射健康危害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国际上反复倡议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路径。首次以γH2AX焦点为指标系统分析射频电磁场对六种不同组织\/系统来源代表性细胞DNA双链断裂的影响,筛选获得射频电磁场敏感细胞,并揭示射频电磁场以时间相关和细胞种类依赖的方式诱导γH2AX焦点形成增加。进一步,以电磁场敏感细胞为模型,发现射频电磁场诱导敏感细胞γH2AX焦点的增加未能造成细胞DNA片段化等生物学后果,提示细胞存在保护性机制以免受DNA双链断裂所造成的损害。同时,揭示细胞存在“毒物兴奋性样”效应,提示电磁辐射健康影响问题的复杂性,被推荐为生物电磁学领域首个“973”计划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总体上,我们的系统性研究设计、技术方法等被国际同行广泛借鉴,并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卫生标准专论;研究发现一方面解释了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揭示了电磁场这类弱环境刺激因素与敏感细胞相互作用引发生物学事件的复杂性。
血管生成素是1985年基于促血管生成能力从肿瘤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随后国内外同行主要利用体外培养细胞和\/或荷瘤动物模型揭示了其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疾病中的功能和机制,但了解得不够深入与全面。我们系统地探索了血管生成素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结合的基因组序列、相关的miRNAs等基础性信息,发现血管生成素通过改变rRNA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而促进rRNA的转录,并通过与卵泡抑素、磷脂混杂酶1等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而进一步细调rRNA的转录水平,该发现已被同行研究证实,并被认为是血管生成素的核心功能和作用机制之一;发现该蛋白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促进细胞迁移;筛选和鉴定了靶向下调血管生成素的miR-409-3p可抑制癌症生长;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揭示血管生成素同源基因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基于我们的长期工作积累和最近研究进展,于2015年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组织了一期纪念专刊(2015年31卷12期)和为Acta Biochim Biophys Sin撰写了一篇全面的综述“Three decades of research on angiogenin: a review and perspective”。为深入了解血管生成素的生理病理功能,近期我们利用血管生成素基因敲除小鼠,发现该蛋白既可促进肠上皮细胞存活,又可直接参与维持肠道微生态,在炎症性肠病以及“肠肝对话”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column_name
个人简介
相关话题/浙江大学 医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骁
    肝胆胰外科徐骁summary徐骁,男,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奖励计划”****、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大学求是****。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长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包家立
    包家立教授summary包家立教授,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获得浙江大学电机系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83-1988年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程洪强
    程洪强个人主页summary程洪强,1975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九三学社社员。1997年获得吉林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4月-2011年3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医学院从事博士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严杰
    严杰的个人主页认认真真工作,开开心心生活summary1978-1982浙江医科大学       医学学士1984-1987 浙江医科大学       医学硕士1987-1996 浙江医科大学       助教、讲师、副教授、硕导1996-1998 德国吕贝克医科大学    医学博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河
    浙江大学黄河教授summary黄河,浙江大学求是****,973首席科学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主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国际骨髓移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晓健
    免疫所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summary近年来一直在从事感染免疫和肿瘤免疫学的前沿研究工作证明天然免疫重要调控蛋白TAK1的新型磷酸化位点。发表在CellSignal2014、JBiolChem2014;完成了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RKIP与天然免疫重要蛋白TBK1相互作用,正相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罗建红
    罗建红个人主页type1descriptionsummary主要教育经历:1978.3-1982.12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生,获医学学士学1984.9-1987.10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微生物与免疫学)1993.9-1997.6浙江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生,获医学博士学位(病理生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光弟
    陈光弟summary学习经历1997年9月-200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生,获医学学士学位(预防医学专业)2002年9月-2007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工作经历2007年12月-2011年3月,加拿大UBC医学院,博士后研究,从事肿瘤生物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建忠
    陈建忠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summary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访问我的主页!这里我将向大家介绍医学免疫学的一些研究进展和教学、科研的心得。学习经历:1994年7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免疫学研究室,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获得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学位。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
  •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沈颖
    沈颖研究团队浙江大学summary沈颖,国家****,浙江大学求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双聘教授作为负责人承担了97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C-RGC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