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湘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05

刘湘江

summary
刘湘江,博士,求是青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研究领域是柔性传感技术与生物体信息感知。近三年,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5篇(IF>10论文1篇,5<IF<10论文4篇),主持5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工作于浙江大学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IBE)。
研究方向
作为信息感知的工具,传感技术至关重要。常规传感器件大都采用无机刚性材料制造,难以贴合生物体柔软、弯曲、时变的表面,干扰生物正常生理过程,不能实现连续的在体监测。柔性传感技术利用构筑在较低弹性模量的材料上的柔性传感器,消除了械诱导下的刺激,减小了传感器件对生物体的物理损伤,不干扰正常生理过程,可实现在生物体表面持续不断地收集生理信息。而且,柔性传感器可采用印刷等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的加工方式,相对于常规传感器件具有较大优势。除用于生物体信息感知,目前的应用广泛范围还包括电子传感皮肤、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

template_id
1
photo
\/attachments\/39\/-.jpg
research_field
柔性智能材料与生物体信息感知-----------------------------------------------------------------------------------------------传感器是信息感知的必不可少的装置,传统的半导体和金属等硬质传感器,常常无法应用于生物体柔软、弯曲、粗糙的表面,通过将传感技术与可拉伸、弯曲、折叠的柔性材料结合,制备适用于生物体表面的柔性传感器,可持续获得动植物生长等信息。本领域涉及微电子、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可穿戴式设备、柔性人工触觉皮肤、个人健康监测产品等。----------------------------------------------------------------------------------------------Job Offer: 欢迎喜欢“跨界”的学生加入我的课题组,包括材料、化学、生物、电子等专业,有为青年均可获得赴欧美名校交流1-2年的机会;同时非常欢迎上述专业本科生参与相关研究工作,乐意帮助你们当中的优秀者,撰写论文、推荐出国、或利用实验室资源,获得各类政府资助和风投,实现梦想。\r
status
1
opendate
2015-11-01 10:29:52
access_type
access_count
11164
score
connect

selfintroduction
刘湘江,博士,求是青年****(硕导),研究方向为柔性智能材料制备与生物体信息感知。目前在浙江大学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发表论文8篇。
\r----------------------------------------------------------------------------------------------
\r2008年9月-2012年1月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s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博士
\r2005年9月-2008年6月 湖南大学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硕士
\r2000年9月-2004年6月 湖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学士
\r-----------------------------------------------------------------------------------------------
\r


url

telephone
(实验室)
email
xjliu@zju.edu.cn
address
农生环大楼D座
research
mypage_id
5990
work_title
learn_degree
work_post
research_orientation
handle
xjliu
main_status
1
access_uid_status
1
theme_id
qrcode_status
1
gmt_qrcode
2021-01-25 02:33:55
content
刘湘江,博士,求是青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研究领域是柔性传感技术与生物体信息感知。近三年,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5篇(IF>10论文1篇,5研究方向
作为信息感知的工具,传感技术至关重要。常规传感器件大都采用无机刚性材料制造,难以贴合生物体柔软、弯曲、时变的表面,干扰生物正常生理过程,不能实现连续的在体监测。柔性传感技术利用构筑在较低弹性模量的材料上的柔性传感器,消除了械诱导下的刺激,减小了传感器件对生物体的物理损伤,不干扰正常生理过程,可实现在生物体表面持续不断地收集生理信息。而且,柔性传感器可采用印刷等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的加工方式,相对于常规传感器件具有较大优势。除用于生物体信息感知,目前的应用广泛范围还包括电子传感皮肤、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

column_name
个人简介
相关话题/浙江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