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宁波大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介绍(13)

宁波大学 /2014-03-10

学位点现有四个研究方向:(1)钢结构;(2)混凝土结构;(3)组合结构;(4)桥梁结构。研究重点为探索钢结构、组合结构、以及新型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与实验,研究内容涉及结构工程学科的许多前沿问题。近5年来承担完成各类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13项,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检索50余篇,目前梯队成员已培养硕士生30余名。出版了《钢结构设计》、《计算结构力学与程序设计》等多部专著和教材。学位点教师梯队中有正高职3人,副高职7人,博士12人。

学位点负责人王新堂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宁波市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稳定与疲劳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高校名师培养对象、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全国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委员、宁波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空间结构》杂志编委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48篇,获得授权专利8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部。主要从事钢结构、组合结构、结构抗火及空间结构研究。

学术带头人李玉顺教授为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目前主要从事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方面的研究。学术骨干王万祯副教授从事钢结构研究工作,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宁波市钢结构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华副教授从事组合结构抗震、抗火等方面的研究。丁勇副教授从事桥梁结构研究。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联 系 人:战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337

邮编:315211

E-mail:zhanhong@nbu.edu.cn

081403 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土木工程是浙江省重点专业,宁波市重点学科。市政工程专业实验条件优越,实验室面积约1200m2,仪器设备达800万元,仅近两年新购置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就达500万元。

本学科现有四个研究方向:(1)给排水与污水处理(2)建筑环境与设备(3)固体废弃物处理(4)城市交通。近5年来学位点承担了数十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的各级政府资助课题,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80余篇,获发明专利10余项。学位点教师梯队中有正高职3人,副高职7人,博士15人。

学位点负责人徐继荣博士、研究员浙江省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公益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

给排水与污水处理研究方向学术骨干有朱建林教授、高华生副教授、王侃副教授、吕文洲副教授、张秋芳副教授;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方向学术骨干有闫成文教授;固体废弃物处理研究方向学术骨干有李兵副教授;城市交通研究方向学术骨干有祝会兵副教授、邵黎霞副教授。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联 系 人:战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337

邮编:315211

E-mail:zhanhong@nbu.edu.cn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依托于浙江省和宁波市土木工程重点学科,浙江省重点专业,相关实验室为宁波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桥梁动静态试验测试仪器、MTS多向加载试验系统、高频疲劳实验机、多功能火灾试验炉、全自动混凝土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设备和碳化箱等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优越。

本学位点现有四个研究方向:(1)土木工程材料及其耐久性;(2)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与噪声防治;(3)工程结构抗震、抗风与抗火性能研究;(4)结构损伤识别。围绕上述研究方向,结合工程实际和学科前沿开展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工作。近5年来学位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几十项政府资助课题与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了《城市高架桥的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土木工程材料》等专著和教材多部。学位点教师梯队中有正高职3人,副高职5人,博士8人。

学位点负责人柳俊哲教授为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主要学术骨干丁勇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桥梁结构分析与计算结构力学方面的研究;严蔚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从事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的研究,王建民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工程结构地震灾害分析与防震减灾方面的研究。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联 系 人:战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337

邮编:315211

E-mail:zhanhong@nbu.edu.cn

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2年首次招生。

近五年来,本学位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拥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和试验平台,形成了二个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流体与结构动力学性能:主要研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在波浪中的动力响应与系泊系统极值动力特性、船舶与海洋潜水器空间运动与操纵性、声纳水下拖曳系统运动姿态控制、船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技术、船舶水弹性分析理论;海洋工程水下管线铺设工艺与安全评估、海洋结构湍流涡致振动防治、海洋平台结构形式与强度;近海桩基极限承载力;海底管线。

(2)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设计与可靠性:主要研究现代造船模式理论与技术;海洋平台与特种工程船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深海开发通用技术;面向船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方法与技术;船舶节能减排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突发事故应急决策与防治体系;海洋工程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学位点负责人朱克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咨询专家、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组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动态性能与环境影响、船舶操纵与系泊、海洋工程多体系统的运动与强度分析、海洋管线结构系统动态响应、船舶修造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国防预研基金项目8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篇。

本学位点的硕士毕业生可以在船舶、航运、海事、海洋工程、机电、能源、环保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联系人:谢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9541

传真号码:0574-87605311

邮编:315211

E-mail:xieyinqiong@nbu.edu.cn

082402 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

近五年来,本学位点以宁波市重点学科为平台,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各类项目50余项,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厅市奖项5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0项。

拥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形成了二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1)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主要研究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节能减排理论与技术,包括船舶动力装置能量综合利用、新能源、节能技术、海洋能源利用、柴油机性能优化与排放控制、船舶柴油机高效低排放燃烧、废气净化、船舶压载水和舱底油污水处理等。

(2)船舶工程安全技术与机电控制:主要研究船舶与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船舶动力装置、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站等主要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状态自动监测和过程控制,研究大型机械结构物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理论和工程应用等。

学位点负责人兼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向负责人杨国华教授,博士,哈工大兼职博士生导师,2013-2017年教育部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环保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九五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9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0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

船舶工程安全技术与机电控制方向负责人冯志敏教授,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常务委员等,主要从事机电设备和工程结构物的状态监测与过程控制等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核心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12篇,出版著作1部。

本学位点的硕士毕业生可以在船舶、航运、海事、海洋工程、机电、能源、环保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历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联系人:谢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9541

传真号码:0574-87605311

邮编:315211

E-mail:xieyinqiong@nbu.edu.cn

0824Z1 港航技术与管理工程

港航技术与管理工程是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本学位点紧贴浙江、宁波港口和航运发展的实际,依托浙江省和宁波市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近5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等各类项目100余项,拥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和实验平台。学位点学术气氛浓厚,学术交流频繁,有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共有教师35人,其中正高职称9名(其中包玉刚讲座教授2名),副高职称9人。目前,已经形成了五个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1)现代航运与交通技术:以船舶运用为中心,围绕安全环保航行、航海通信与信息控制技术,研究船舶通航技术、船舶环保驾驶技术、航海自动化技术、现代航运信息技术等。

(2)现代港口管理工程:以港口为核心,研究现代港口运作与管理技术、港口与航道的安全工程、港口装卸与防污染技术、港口生产组织优化、港口资源优化配置、港口信息化技术等。

(3)国际航运管理:以国际航运管理为核心,研究船队规划与航运生产组织优化、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集装箱运价指数生成与技术等。

(4)海上交通工程:以船舶为核心,研究船舶航行安全、船舶避碰理论与技术、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船舶操纵与通航环境分析、海上应急管理技术等。

(5)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与管理:以提高港口集疏运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对其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前沿领域及实践问题展开研究。

学位点负责人兼现代航运与交通技术方向负责人郑彭军研究员为高层次回国人员,博士,博士生导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交通信息和控制系统,交通环保节能技术以及航运和交通系统评价和技术等。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国家海事局、浙江海事局、政府等横向课题50余项。担任包括“IEEE Transaction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Transportation Research”、“Transport Policy” 在内的九种国际权威交通学术刊物论文评审人。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Structures & Systems”编委。

相关话题/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