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a.edu.cn/xsyg/201805/W020180511491485491249.jpg)
中世纪艺术史讲座
主讲
Janetta Benton教授
第一讲
中世纪艺术中的动物群像
时间:5月15日(周二)14:00—16:00
主持:张坚 教授
第二讲
神兽:中世纪建筑中的滴水兽
时间:5月17日(周四)14:00—16:00
主持:杨振宇教授
地点
贡布里希—高居翰图书馆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讲座简介
第一讲 中世纪艺术中的动物群像
中世纪的艺术中出现过无数对动物的描绘,或真实或虚构。本次演讲,Janetta Benton教授带来丰富的图像资料,向我们展示中世纪雕塑家、画家、插图家、彩色玻璃工人以及挂毯织工手下创作出的动物群像。其中,特别是那些被想象出来的“复合生物、神奇动物”(由不相关的动物不同的身体部位组合而成),将被深入探讨。
从这些神奇动物们身上(包括人马兽、半羊人、塞伦、特里同、狮身鹰首兽和龙),能窥见中世纪人们对过去的所思所想。而在艺术中出现的这些动物,意义到底是什么?这在当时就已经是一个十分具有争议的话题。对这些动物形象背后复杂含义的理解,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前往中世纪思想观念的通道。
第二讲 神兽:中世纪建筑中的滴水兽
在西欧中世纪晚期的诸多建筑中教堂,礼拜堂乃至世俗的市政厅、住宅的檐线上矗立着形态各异的滴水兽俯瞰大地。这场图文并茂的讲座基于Janetta Benton教授的著作《神兽:中世纪建筑中的滴水兽》[Holy Terrors: Gargoyles on Medieval Buildings]。石雕滴水兽有人物、动物等诸多形象,但出现最多的是怪诞的兽类。实际上,滴水兽是石雕精巧的排水口,兼顾功能性和想象力。这些排水口有两重含义:它们既作为建筑的必要部件,将雨水喷出房檐,以保护墙体不受腐蚀,同时滴水兽也提供一种装饰性,或多或少具有象征性,值得我们思考。
讲者简介
![](http://www.caa.edu.cn/xsyg/201805/W020180511491485644685.jpg)
Janetta Benton教授
美国富布莱特计划招募教授,本科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硕士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毕业于布朗大学,研究方向着重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史,也曾在大都会博物馆向公众讲授公开课长达2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