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桂英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1-13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邮箱:yanggy166@163.com
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态学相关研究工作。主讲《污染生态学前沿与应用》、《理论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方法》、《现代生态学》等研究生课程。主持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西南林学院面上基金项目1项,生态学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西南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第一作者在《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植物学报》、《西南农业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教育经历:
2014/09-2020/07,云南大学,生态学,博士 导师:段昌群教授
2000/09-2003/07,云南大学,植物学,硕士 导师:马绍宾教授
1996/09-2000/07,山西师范大学,生物学,学士 导师:张海燕教授
工作经历:
2017/10-至今,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2005/10-2017/10,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03/09-2005/09,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助教
部分学术论文:
Guiying Yang, Huan Zhong, Xue Liu, Chang’e Liu, Shiyu Li, Lei Hou, Yungen Liu, Yan Wang, Wei Ren, Changqun Duan*. Arsenic distribution, accumulation and tolerance mechanisms of Typha angustifolia in different phenological growth stages.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20, 104(3):358-365.
杨桂英, 何瀚, 曹子林, 王兵益,周晓东, 侯磊*.渐危种黑黄檀宿存期种子萌发特性及对季节性干旱的适应[J].种子,2018,37(09):51-56.
YANG GuiyingHE han. A Review of Pteridophyta Potential in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 8(11): 49-53,60.
杨桂英, 何瀚,曹子林, 符春琼,杨时宇,王兵益*. 3 种不同倍性滇山茶的耐寒性研究.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2):335-343.
杨桂英.蕨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应用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5):10-14.
杨桂英,王兵益*,何瀚,杨时宇,吴强达,李娟娟. 从叶片解剖结构探讨云南山茶不同倍性的耐旱潜力.西南农业学报,2015,28(6):2714-2719.
杨桂英,马绍宾*. 粉叶小檗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植物研究,2013,33(2):149-153.
杨桂英*,王克勤,陈奇伯,周芳. 尖山河小流域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冠层吸附水量的关系.林业资源管理,2013,(3):69-73.
杨桂英,马绍宾*. 长柱十大功劳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形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6):738-744.
杨桂英,何瀚,张振华. 昆明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调查.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32(S1):53-55.
论著
杨桂英,熊好琴.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
杨桂英,熊好琴,赵洋毅.环境生态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课题)
云南省应用基础面上项目,阳宗海湖泊流域富磷区磷输入对挺水植物吸收砷的影响及机制,2018/06-2021/05,10万元,在研,主持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5Y296,黑黄檀自然居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2015/10-2017/10,1万元,结题,主持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2C094,濒危植物云南山茶不同倍性形态解剖结构与生态适应性研究,2012/10-2014/10,1万元,结题,主持
西南林学院科研基金面上项目,200621M,思茅松高产脂优树泌脂结构及相关生态因子的研究,2007/01-2009/01,9万元,结题,主持
云南省高校土壤侵蚀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径流泥沙中磷汇入对湖滨带底泥砷形态转化的影响机制,2017/10-2019/10,5万元,在研,主持
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耐淹树种中山杉对砷污染湖滨湿地的修复效应及外源磷的调控机制,2018/10-2021/10,2万,在研,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植物在持续污染条件下生态性能的跨代变化及其遗传流失动态,2017/01-2020/12,62万元,在研,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富钙底质对岩溶湖滨湿地磷的截留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2017/01-2020/12,40万元,在研,参加







相关话题/环境学院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