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a7f8cb2bcf4311abffe67f382c8a0d.png 2ca7f8cb2bcf4311abffe67f382c8a0d.png](http://news.tust.edu.cn/images/2021-12/2ca7f8cb2bcf4311abffe67f382c8a0d.png)
徐娜教授主讲的《经济学基础与理性思维》课程为天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该课程引入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资源,结合教师自建的71个微课视频、题库、延伸阅读等线上课程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线上学生预习自学简单知识点,完成线上问答、章节测试、热题讨论、拓展阅读等;线下大班授课突出重点和难点,增加互动和检测环节,保证线上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线下小班研讨主要采用“讨论+工作坊+圆桌会议”进行思辨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提升学习成效;通过搭建PPDC考核评价模式,实现多元性(Pluralism)、过程性(Process)、多样性(Diversity)、挑战性(Challenge)的考核目标,实现“跨学科+创新创业”复合式人才培养。
![52be122e09504d8088df2a58e07b901a.png 52be122e09504d8088df2a58e07b901a.png](http://news.tust.edu.cn/images/2021-12/52be122e09504d8088df2a58e07b901a.png)
李桂菊教授主讲的《环境生态与健康》课程为天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该课程针对通识类课程出现的核心痛点“高阶性不足”,将学科交叉的思想与方法融入教学。通过知识内容层次化,教学内容1+X差异化,多重融合同步化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结合BOPPPS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策略共情化;通过“三库+两平台+线上研讨”建设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渠道反馈机制,多阶段跟踪评价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进而启迪多学科融合思维,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17aff38a45734faebb971a5cabe23058.png 17aff38a45734faebb971a5cabe23058.png](http://news.tust.edu.cn/images/2021-12/17aff38a45734faebb971a5cabe23058.png)
郝庆兰教授主讲的《化工原理》课程为天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基于OBE和新工科建设理念,在教学中引入了体现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前沿的学习资源,同时紧密结合轻工类不同专业服务社会的工程实践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建设课程工程思政案例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前导学提兴趣,课中拔高练能力,课后延伸再提高”的多维度混合式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有机融合,有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师发展中心高度重视本次混合式教学创新大赛备赛工作,邀请第二届大赛获奖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培训和备赛交流,组织参赛教师进行材料打磨、互评与模拟答辩,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由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简称 CHED)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协办,是目前唯一一个以混合式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教师教学竞赛,竞赛已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教师教学竞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