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津大学2006年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热能学科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405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主要的系统和循环特征,热力过程和循环的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考生对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动向有所了解。

  二、考试的内容:

  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平衡状态、状态方程、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理想气体和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其相应的数学计算式,并能够进行一般的气体性质的计算。

  3、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的能量方程,达到能够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正确地分析各种热力学过程及其热力学系统的形式,同时正确地计算出理想气体的各种热力学系统和循环的热功转换量,各种热力过程的终点状态参数。

  4、熟练运用多变过程的p-v和T-s图形,能够正确地判断典型的多变热力过程特征,并运用其特征方程完成相应的热力过程计算;了解压气机和多级压缩的工作原理,尤其是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的影响效果。

  5、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循环及定理和熵增原理,达到能够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定理正确地判断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进行方向,并能正确地计算出各种热力学系统和过程的熵增,各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6、熟练掌握水蒸汽的发生过程及相图;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气的焓熵图;熟练掌握湿空气性质及其参数计算,湿空气的焓湿图,并利用焓湿图分析和计算各种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7、基本掌握气体与蒸汽的绝热流动、定熵流动基本方程,了解喷管与扩压管的流动计算方法。

  8、掌握动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包括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特征和效果;熟练掌握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蒸汽压缩致冷与热泵循环的基本过程、相关图形、致冷致热系数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等,了解致冷剂的基本热力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三、卷题型及比例:

  填空、判断与选择题占20%,简答题占20%,分析题与论述题占30%,分析计算题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廉乐明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六、专业课辅导安排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405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含制冷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基本原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对制冷原理部分的考察,限于工程热力学中有关制冷与热泵的基本内容。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基本概念:~10%

  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功与热量、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稳定流动,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和轴功,能量的数量和品质,实际过程与可用能的耗散。

  2.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30%

  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焓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循环。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

  3.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2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熵的定义和熵增原理。熵流和熵产。熵方程。能量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

  4.工质的热力学性质:10%~25%

  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其热力性质。

  2)水蒸汽的状态及其状态参数的确定。水蒸汽图表结构和应用。

  3)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热力性质。

  4)实际气体的性质及状态方程。

  5)湿空气及其热力特性。

  5.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理想过程和理想循环的分析:15%~30%

  1)热力机械和热力装置的分类、基本概念。

  2)压气机理想工作过程分析。

  3)内燃机理想循环分析。

  4)燃气轮机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

  5)蒸汽动力装置理想循环的分析。

  6)制冷和供热装置理想循环分析。

  6.热力工程和热工实验10%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题等约25%

  2.简答(包括论证、画图分析)题约25%

  3.计算题约5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工程热力学,曾丹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工程热力学,庞麓鸣等,高教出版社,1986

  3.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