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中祥教授为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影响评估专家组组长,亚太政策研究会会士。连续入选由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位居“终身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榜单全球前1%;连续位列经济与金融领域“中国高被引****”榜单前4位;论文入选SSCI公共管理学科期刊首位Climate Policy“20年20篇优秀文章”;著、编21部英文著作和国际期刊特刊,独著英文文章160余篇,中国高校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956-2008年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文最多10多位作者。受聘担任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欧盟委员会等机构的顾问。

张教授介绍了碳达峰和碳中和概念产生的国际背景,以及一系列国际峰会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对中国的影响。从产业转型的角度分析了碳中和政策对控煤和影响,总结了过去在试水碳排放权交易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和不足之处。中国实现“30?60”的双碳目标是任重道远的。巨量规模的投资与治理, 不仅是依靠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还依赖于社会资本,必须借助市场化的方式来引导。完善碳排放交易试点的运行和试点向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最后,张教授深入探讨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发。
张教授较早并长期开展相关“双碳”问题的研究,对于整个双碳领域的发展做了许多前瞻性预测。张教授鼓励老师们基于双碳历史研究基础之上,做更多实际并且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现场老师和同学们对张教授的报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吕院长感谢张教授站在全球格局,又立足中国的角度上展开精彩讲座,使大家对中国双碳问题的由来、发展以及将来的研究规划有了新的认知。
(编辑 张华 贾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