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丘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历史悠久。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内丘神码被称为中国民间年画“活化石”。辛亥革命后,神码曾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品而一度受到冲击,时至今日,历经坎坷发展的内丘神码以其无间断的、自发的印制、传播方式,在今天继续发挥着其“崇神”的用途。它不同于受到人为保护的民间艺术品,其“野蛮地生长”方式,极具生命力,堪称“活”的民间艺术。而其张贴方式和图像内容、图像形制的变化,则记录了“崇神”的神码与民众现实生活的关系,这正是走入、了解、认识当地百姓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条“路径”。
21世纪初,内丘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对现存的神码古印版做了普查。据统计,现存清代、民国神码印版二百余块,神码画像八十余种(类),四百余个版本(变体)。2008—2018年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内丘县文联对内丘神码开展了多次田野考察,2008年、2011年、2014年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内丘县文联合作,在天津美术学院、汉堡大学举办过三次“内丘神码艺术展”及相应的学术讨论会。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这批神码既有清代、民国时期“古版”印制的“诸神”,也有近年内丘民间自创的新“神”,如“摩托车神”“拖拉机神”,在考察中发现,神码的形制、图像在“与时俱进”,神码的生产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雕版印刷逐渐被民间艺人放弃,改用生产效率更高的胶印机印制。

本次展览充分展示了多次考察的“成果”。以10余年来不断补充的神码藏品为基础,经过近几年来持续的田野考察、研究积累为依托,以“神”的形象为展览主干,通过分析“神”的形象和“神”的形象变化,以神码、图片、视频、文字等综合方式呈现“神”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神”的形象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规律。并尝试回答——神码——这个中国木版年画“鼻祖”在民众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为了与其它地区的“纸马”做一对比,给观众更好的观赏体验,这次展览增加了北京、天津、河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纸马”做比较展出。
此次展览共展出神码原件340余幅,图片50幅及一部反映内丘县风土人情的纪录片。


展览期间恰逢农历春节,苏州文化中心将此展列入春节期间重点文化项目,对展览做了广泛地宣传推广工作。苏州也是全国“四大年画”产地之一,年画在市民中有广泛地群众基础,因此,“众神的图像: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内丘神码艺术展”在观众间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根据工作计划,这个展览还将在黑龙江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和河北省内丘邢窑遗址博物馆展出。
供稿: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