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传承创新,兼容并蓄--校长尚永丰院士在庆祝天津医科大学建校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_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辅仁网/2017-07-09




传承创新,兼容并蓄
我与天医有不解之缘。6月16日是我和天医共同的生日,但我是阴历的6月16日。校史中记载学校最初的校址是在甘肃路,我是甘肃人。我总多情的以为我们之间有隐约的联系,当然,这其实代表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65年间,天津医科大学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着几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天津医学院的创建。1951年的6月16日,天津医学院正式成立,任命内分泌学家朱宪彝老先生为首任校长。同年9月开始招生,1952年10月15日学校为第一批新生举办了开学典礼。据记载,朱宪彝老校长在开学典礼现场热泪盈眶。我思考他如此动情的原因,或许是对筹办校舍初期艰难的满怀感慨,亦或是对创办学校的骄傲,更可能兼而有之。今天,我听了大家的发言,非常感动,在追忆中收获良多,深感自己几年来做得不够多、不够好。刚刚,崔以泰书记谈及“爱校如家、建校如牛”,汤新之教授畅言了朱宪彝老校长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的往事,这些对我们今后的工作都是极大的促动。我们须在对往昔的追忆中继承优良的传统,汲取发展的力量。
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学校跨入“211工程” 建设院校行列。这得益于崔以泰、王正伦等诸多天医前辈的不懈努力,对学校的发展,乃至未来的走向都至关重要。刚才崔书记的讲话非常好,我们要发布在网上,让广大师生了解学习,因为那些记载若非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很难如此鲜活动人、砥砺心智。
  第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团泊新校区建设。新校区承载了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由于学校现有办学条件有限,我甚至不敢去宿舍看望学生,不敢和学生一起吃饭,对学校现有的环境我深感愧疚。当前,学校既要努力提升现有校区硬件设施配备,改善广大师生工作、生活条件,又要着力推进新校区建设,不能在现有校址投入过多资源大兴土木,此间矛盾还望师生谅解。新校区建设目前遇到困难,拆迁、垫土等环节尚待推进,尽管如此,学校领导班子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全力推进。
第四个重要的转折点:随着学校的深入发展,为争取更多办学资源,地方高校的定位需要突破和转型,这正是学校发展的第四个重要转折点。学校正在探讨和思考未来的发展定位,寻找其他可能的办学模式和道路,让天医的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让学校的未来更加美好,让天津人的身体健康得到更大保障,这是大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对于学校未来要走的路,希望大家要有所包容。
  我认为,当好一个大学校长无外乎抓好三方面的事:人才建设、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首先,大学必须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否则谈何大学?在新校区建设中,基础医学院将按照现有规模三倍的体量进行规划。在学缘结构方面,坚持按照国外优秀人才、国内著名高校毕业生、本校毕业生各占其一的比例,这与大学是否自信无关,诸多名校都有如此考量。同时医学背景的人才不能少于全校队伍总数的50%,这是医学院校发展的重要根基。此外,人才队伍建设要解放思想、破除成见、有市场思维,把眼光放长远。其次,平台建设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学校和大学医院要积极引进高端仪器设备,不断完善科研平台,紧跟精准医学步伐,为科学研究提供硬件支撑,满足科研人员诉求,推动其产出优秀成果。最后,在文化建设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唱歌跳舞,其主旨要义在于营造公平公正、心平气顺的校园氛围,使引进的人才踏实安心地工作,发挥作用、做出贡献。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不要被固定的条条框框所限,学校要相信知识分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解除后顾之忧。让学生健康成长、让教职员工身心愉悦,这才是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真正内涵。自上任校长以来,凡事关学术事务,我一定尊重学术委员会的决定,绝不干涉,保证学术发展公平公正的氛围。学校发展可以慢一点,但一定要是努力的结果,不能罔顾学术规范,不能被别人说成是造假造出来的。同时,天医师生要学会包容,尊重个性。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缺乏包容的精神,有以自以为是的模式培养人和判断人的倾向,这是不对的。美国的快速发展和丰硕成果有赖于其整个社会的巨大包容性。当前,学校里有极个别领导、人员缺乏包容,动辄就将别人的个人行为上升到人品的范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评判他人人品的优劣,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个性。作为院领导,更要包容同事,不能以自已意志为转移去评判别人,要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不执着于计较细节。只有包容和尊重,天医才会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为追求高远、实现更大人生抱负、影响更多人,我选择不拘囿于一个实验室、一个学系,从北京来到天医做校长。初到学校,我去拜访吴咸中院士,聆听教诲。他叮嘱我:“尊重老师、善待学生”,对此我一直铭记于心。这八个字也是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践行的准则。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校长不应是官员。为此,初到学校我就定下规矩,处长们要见我得预约,教授们要见我可以随时登门。后来发现,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但在我心里,一直应该是这样的。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更要明确功能定位,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绝不做校园内的衙门,这是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题中之意。我也曾与同事沟通:“学校现在达不到北大、清华的声誉,设施条件也不尽人意,但一定要把我们学校的食堂办成天津市高校中最好的,一定要让教职工的收入保持天津市属高校前三名。”让广大师生得到实惠,给大家一个更好的交代!
  天医的路还很长,希望广大师生能秉持公平公正的心态、胸怀包容之心,继承和发扬朱宪彝等老一辈科学家甘于奉献、热爱事业的精神,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医紧密结合,把对事业的追求作为自己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天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王英整理

相关话题/人才 学术 工作 天津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