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校签署京津冀高等医学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_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辅仁网/2017-07-09

4月6日,我校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在北京共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享信息、图书和科研资源,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干部挂职锻炼等方面展开长期合作,促进京津冀高等医学教育协同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京津冀三地省市以及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四校校领导出席仪式。


  根据协议,四所学校将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学科平台建设,促进优势学科更好发展;促进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校际交流与培养;加强科研项目合作,支持校际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建立管理干部与学科干部相互挂职锻炼的协商机制,提高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建立学生工作系统以及学生组织的联系机制;研究探索服务于区域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有效社会服务途径;共享信息资源、图书资源、科研资源等。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在会上表示,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对四校的深入发展以及京津冀高等医学教育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四校积极探索服务区域健康卫生事业的有效途径;加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模式创新,为京津冀协同创新贡献更大的力量。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对协议签署表示由衷祝贺。他希望四校按照协议扎实推进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协同创新工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留下浓墨重彩。四校皆为医学院校,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化,如何在已有的相似性基础上协同创新、开展合作,做到“人有我优”是大家共同的课题。医教协同的大势也期待着以四校的合作成果为掣向前再进一步。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郭广生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离不开三地高校在科技、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北京市将积极支持四校探索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激发活力,谱写京津冀高等医学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我校校长尚永丰院士代表学校签署框架协议并发言。他说,天津医科大学将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协议落实,为京津冀高等医学教育协同发展尽最大的努力。当前我国开展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刚刚起步,医学教育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他同时列举了当前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下学生教育背景多元、人文素质基础深厚等优势以及国内北大、协和等校开展8年制医学教育的特点,希望广大医学教育同仁在京津冀高等医学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直面问题、推动改革,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健康发展。

  京津冀三地教育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校领导也就京津冀高等医学教育的协同发展发言献策、共谈体会。

党委宣传部 王英
相关话题/科研 卫生 学科 创新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