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腺癌是消化系统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的手术切除率低于20%,平均生存期不足1年,5年生存率不到10%,其不良预后与该肿瘤早期发生侵袭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郝继辉教授课题组通过临床样本分析及体外机制研究确立了Fascin在胰腺导管癌中的致癌基因作用。他们首先发现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的Fascin与胰腺导管腺癌的分化及预后相关,而且其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共定位并具有相关性;课题组还发现在胰腺癌细胞中HIF-1α通过结合到Fascin启动子上,反式激活Fascin mRNA转录诱导了Fascin过表达,Fascin通过激活PKC和ERK提高MMP-2表达促进了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而将HIF-1α沉默后过表达Fascin可恢复胰腺导管癌细胞的侵袭力。
该研究证实了Fascin是HIF-1的一个直接靶基因,而且缺氧肿瘤微环境有可能通过过表达Fascin促进胰腺导管癌的侵袭和迁移,从而为阻断胰腺导管癌进程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靶点。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肿瘤医院 科技处)
论文链接:
![](http://www.tmu.edu.cn/control/FCKeditor/editor/images/file/pdf.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