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比赛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主办,中国民航大学承办。决赛评委团由来自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的5位思想政治理论专家和高校在校生代表组成。全市各高校组织在校学生组建参赛团队参加了今年9月的预赛,共有19所高校65支队伍进入到10月的复赛。最后包括中航大人文学院王庆西、王哲两位老师指导的刘鑫、高婧怡团队,有15支团队进入最后的决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全市有2万多学生参与了对网上视频的投票,激发了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热情,促进提升学校在天津市高校中的影响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刘鑫、高婧怡团队分别击败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传统强队,以总分第一和第四的成绩喜获一、二等奖。
于剑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比赛促进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热情,提升学习效果,推动教学改革,推动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秀阁赛后点评表示今年是第三届大学生思政公开课比赛,相比上一届有很大提高。参赛各团队观点鲜明,立场正确,能够紧贴时事,结合学生自身实践,形式多样,表达自然。
决赛采取现场授课形式,选手借助演示文稿、视频等,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选取其中章节进行讲授。学生从听到讲,转变身份,展示风采。
“比赛持续将近一个月,到最后已不在乎结果如何,更希望对得起老师和伙伴的支持,感谢他们的付出。从‘我们绝对是第一’到‘我们真的是第一’,自信背后是无限的努力!”选手刘鑫说出自己的获奖感悟。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旨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