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uc.edu.cn/news/upfiles/201705/20170512143825268.jpg)
——“责任·使命·成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学生记者 傅舸 学生通讯员 石晓静 摄影 赵晨旭
5月10日,校工会、飞行学院、空管学院、机场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的青年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30余人齐聚飞行技术学院305会议室,聆听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代表——何宪,曹飚,王恺斌(2008届校友),赵博伦(2016届校友)的校验飞行故事,共论当代民航精神。
开辟天路的人 担当安全使命
披艰历险,飞在开航前;上下求索,行在行业先。
有一群人,长年累月地进行低空超低空飞行,接受复杂地形与天气状况的考验;有一群人,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进行边缘飞行,充当民用航空的“安全先锋。”他们没有庞大的队伍,在职人数仅有26人,但这26人却为无数人撑起了万里蓝天,他们鲜为人知,隐于幕后,在一次次校验飞行中“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他们就是飞行校验员。
安全是民航运行的重中之重,校飞工作却要求他们用不安全的角度、不安全的线路对一座新建机场通讯导航、气象、空管等数据进行测验收集,为保证正常航班的飞行安全打下基础,将机场导航设施、助航灯光、飞行程序调试到最佳状态。飞行校验员曹飚用“刺激”形容校飞的感受:“校验科目和正常航班是不同的,飞航班的飞行员在前来体验中常会惊于我们的特殊方式,因为他们的违规正是我们的常规。”
西藏林芝机场是曹飚以往校飞经历中印象极其深刻的一次,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飞行难度大,前后进行了5次试验,都没有成功。他与团队其他成员走遍全国大小机场,其中不乏高原机场等情况特殊的地方。“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难飞、条件最复杂的机场,但是作为校飞员,我能骄傲地说,我们尝试飞过全国各类机场、各种情况,技术绝对过硬。”
不只是自然条件的阻碍,设备、程序、环境也为校飞的难度再增重量。
完成一次正常校验需要6个小时,时有进离场10多海里区域无信号的情况发生,不顺利的有20小时还没完成一次盲降;由于民航流量的逐渐增大,无奈之下飞“大夜航”对校飞工作也是一大严峻考验;南海校飞面临的是紧张的国际局势,水面有越南武装渔船阻挠,身侧随时可能冒出美国军机……
永葆忠心,做好先锋——这是南海新建机场校验飞行的使命。“飞行前,提前写下银行卡密码,和房本藏在一起发微信告诉爱人,以防不测。”曹飚在驾驶过程中,军方监测到屏幕中校验飞机与美军机显示重合,对话后得知因双方高度差而并未发生撞机事件。对于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如今再提起却是谈笑风生。
每一名校验小组的成员都是提着命,悬着心在做这项工作,而他们后悔吗?答案是否定的。“当我飞向永暑礁上空俯瞰,仿佛一片海洋中有一艘巨大的航母。看到这座岛礁现在的规模与建设,我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何宪自豪地说,“营房上面,士兵自发铺设的大字――祖国万岁,是最震撼人心的爱国教育。”
伟大的事业诞生于伟大的年代。飞行检验员将生命托付于蓝天,用跑道上那第一个轮胎印守护民航事业的发展,他们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也是“开辟天路的人。”
同其心一其力 为责任共发声
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践行当代民航精神是每个民航人的责任与义务。校验飞行团队用他们的故事来阐释当代民航精神,传递当代民航精神;中航大的师生则用心灵去感受、学习当代民航精神。
一场讲述校验飞行的分享会,来自校工会、飞行学院、空管学院、机场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的青年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30余人前来聆听。这是一项系统配合的工作,各岗位的通力合作才得以保障最稳定的飞行。“飞行设备与程序都没有问题,为什么还会出现无法正常飞行的情况?”空中交通与管理学院教师侯建感到非常疑惑。就此问题,曹飚进行了解答:“设备必须支持程序,两者相契合,才可以正常飞行,而组合不当,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倾听良久的飞行学院辅导员张兆翔感慨:“飞行校验员的故事令我们感动,也令我们尊敬,今后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人格品质的提升,还应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013级空中交通与管理学院学生宁甫才已经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签订了工作合约,旁听了两个小时的他,同样受益匪浅:“我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更加明白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飞行检验员用他们的坚守成就民航的发展,而中航大的师生将会传递这份坚持,为民航的明天添砖加瓦。
新媒体传播 精神广流传
在此次会议中,首次尝试了对“责任·使命·成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得到了较好的反馈。累计1875人次观看直播,与现场师生一起倾听飞行校验的故事感受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感受民航事业的发展与成长。
飞行学院未能到场的学生在宿舍组织观看直播。来到办公室值班的实习助理邹伯钦听说有校验飞行的直播,自觉地将电脑打开,聆听他们的故事……
“我对于飞行校验员了解不多,更不知道他们为了民航的发展做出了这么多贡献,”有网友如是说。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让灯光背后的人走到了台前,更多的人得以了解这个行业,了解那些默默无闻的人。
倾听校验飞行故事,听的是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践行当代民航精神,成就的是民航人的蜕变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