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何雅玲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26

何雅玲


研究领域(方向)
能源的高效利用及节能理论与新方法;强化换热新技术(含电子器件冷却);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燃料电池;储能科学与新技术;余热利用新技术;航天航空中的热流科学问题;制冷与空调技术;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预测原理及其应用。
个人及工作简历
何雅玲,女,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国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百千****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负责人,国家首批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目前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目前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七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国际传热传质中心理事,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副会长,第4届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4届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期刊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Heat Transfer Research 副主编《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中英文版)副主编,《科学通报》副主编,Applied Energy、Engineering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还担任过国家基金委、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学科发展战略负责人或专家组成员。
科研项目
作为主持人,主持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及重点、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
主持过的科研项目,举例如下:
(1)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 (973项目)——工业余热高效综合利用的重大共性基础问题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能源高效利用中关键热流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太阳能塔式电站高效聚光集热传热机理及新型动力循环热物理基础问题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先资助领域重点项目群项目——高耗能行业换热设备的节能理论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5)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热力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
(6)国家****科学基金(境外青年****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
(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二氧化碳热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CO2热泵热水器用换热器开发及应用
(8)“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新建基地——新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利用中的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9)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节能与低品位热能高效利用中的基础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10)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项目—节能与能源的高效利用
(11)973课题——高能耗工业领域换热设备的节能新理论与新方法:低功耗强化传热元件的原理与技术
(12)航天航空等有关课题
学术及科研成果、专利、论文
长期从事工程热物理和节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及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研究,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及中国高被引****、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等。
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5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0余篇,SCI收录500余篇,EI收录700余篇。著作和教材11部(含合著),英文书1部、著作4章。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特邀报告/邀请报告1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68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论著和成果被引19000余次,SCI引用11100余次。所在的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学科,2017年被评为国家A+学科。
在教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培养研究生100余人获博士或硕士学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本领域内的杰出人才。负责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带领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首批优秀教学团队,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当年最高奖是一等奖)等。
代表性学术及科研成绩:
(1) 201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个人奖
(2)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1获奖人
(3) 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获奖人
(4) 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获奖人
(5)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奖),第2获奖人
(6) 2019年,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1获奖人
(7) 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1获奖人
(8) 2013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9) 2004年,国家****科学基金
(10) 2006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11) 2019年,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
(12) 2004年,获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
(13) 2017年,作为学术带头人,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14) 2007年,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15) 2008年,领导的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
(16) 201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个人奖
(17) 2014年,作为负责人领导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由于优秀获得滚动支持
(18) 2015年,作为负责人领导的基地,获教育部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计划支持
(19) 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及中国高被引****,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alinghe@mail.xjtu.edu.cn

联系电话:
个人主页: http://yalinghe.gr.xjtu.edu.cn/
联系地址:西安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710049

更新日期:2020-05-28
相关话题/能源 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