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茂林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10


基本信息
张茂林 工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招生学科:材料物理化学(学硕)
材料与化工(专硕)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校区G楼128西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mlzhang#xidian.edu.cn
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7信箱


个人简介
一、教育背景
2001年--2011年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2011年就职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和器件(锂离子电池)及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敏感功能材料与器件、高性能压电陶瓷)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于层状三元锂及富锂正极材料的多项研究成果,与相关企业合作,突破新能源动力与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实现产业规模化应用。
2、敏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通过掺杂改性、形貌控制和结构设计,提高半导体气敏材料的敏感度、选择性和快速响应特性,探索纳米尺度下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气敏性质的关联特性;基于体相半导化和界面调控,降低PTC器件室温电阻率,提高升阻比和居里温度,研究晶界与晶粒的协同调控机制。
3、高性能压电陶瓷:突破陶瓷纳米畴技术和准同型相界的相关工艺,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PHT-PNN系列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
四、承担课题
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参与军队、研究所和企业合作横向课题十余项。研究经费相对充裕,实验平台基本齐全。
五、论文成果
先后发表SCI检索期刊论文4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近两年,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7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3篇,二区论文3篇。
六、教学工作
先后承担多门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及实验教学工作。主持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参编教材2部。先后获得校级突出贡献奖励、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等教学荣誉/奖励。
七、研究生招生与指导
本人招生学科为: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与化工。
目前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名。
本课题组实行组会制度,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课题组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指导,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具体情况可联系高年级研究生咨询。
欢迎报考本人及课题组其他老师硕士研究生,本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名左右,课题组每年可招收硕士研究生12-15名。
本人招生学科为: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硕)、材料与化工(专硕)。
联系方式:mlzhang#xidian.edu.cn
毕业时,每位同学须发表至少一篇SCI检索的期刊论文或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_^,联系时请认真考虑!
PS:2019年6月,本人共有三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取得成果如下:
1、纪璇,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获国家奖学金1次(全院共3人),硕士论文盲审优秀(全院7人),获评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院2人),校优秀毕业研究生(全院2人),入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薛彤彤,本科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获国家奖学金1次(全院共3人),硕士论文盲审优秀(全院7人),入职于西安市选调生。
3、徐姝雅,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硕士论文盲审优秀(全院7人),获评校优秀毕业研究生(全院2人),入职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张茂林 工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招生学科:材料物理化学(学硕)
材料与化工(专硕)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校区G楼128西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mlzhang#xidian.edu.cn
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7信箱


个人简介
一、教育背景
2001年--2011年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2011年就职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和器件(锂离子电池)及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敏感功能材料与器件、高性能压电陶瓷)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于层状三元锂及富锂正极材料的多项研究成果,与相关企业合作,突破新能源动力与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实现产业规模化应用。
2、敏感功能材料与传感器:通过掺杂改性、形貌控制和结构设计,提高半导体气敏材料的敏感度、选择性和快速响应特性,探索纳米尺度下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气敏性质的关联特性;基于体相半导化和界面调控,降低PTC器件室温电阻率,提高升阻比和居里温度,研究晶界与晶粒的协同调控机制。
3、高性能压电陶瓷:突破陶瓷纳米畴技术和准同型相界的相关工艺,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PHT-PNN系列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
四、承担课题
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参与军队、研究所和企业合作横向课题十余项。研究经费相对充裕,实验平台基本齐全。
五、论文成果
先后发表SCI检索期刊论文4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近两年,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7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3篇,二区论文3篇。
六、教学工作
先后承担多门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及实验教学工作。主持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参编教材2部。先后获得校级突出贡献奖励、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等教学荣誉/奖励。
七、研究生招生与指导
本人招生学科为: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与化工。
目前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名。
本课题组实行组会制度,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课题组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指导,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具体情况可联系高年级研究生咨询。
欢迎报考本人及课题组其他老师硕士研究生,本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名左右,课题组每年可招收硕士研究生12-15名。
本人招生学科为: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硕)、材料与化工(专硕)。
联系方式:mlzhang#xidian.edu.cn
毕业时,每位同学须发表至少一篇SCI检索的期刊论文或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_^,联系时请认真考虑!
PS:2019年6月,本人共有三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取得成果如下:
1、纪璇,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获国家奖学金1次(全院共3人),硕士论文盲审优秀(全院7人),获评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院2人),校优秀毕业研究生(全院2人),入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薛彤彤,本科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获国家奖学金1次(全院共3人),硕士论文盲审优秀(全院7人),入职于西安市选调生。
3、徐姝雅,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硕士论文盲审优秀(全院7人),获评校优秀毕业研究生(全院2人),入职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
7、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界面研究,2016--2018年,在研。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Pt-CuxS纳米芯壳阵列对电极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特性研究,2016--2017年,在研。
5、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热敏及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研究,2015--2016年,在研。
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3D间隔构造PPM级乙烯传感器的制备及机理研究,2015--2016年,在研。
3、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以TiO2纳米管阵列为90°支撑体的3D间隔构造PPM级乙烯传感器研究,2015--2016年,在研。
2、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复杂气氛下快速响应型TiO2气敏传感器的机理研究,2014--2016年,在研。
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隐身材料用粘结剂的制备和机理研究,2012--2013年,结题,优秀。

新增栏目1




科研论文
[25] Maolin Zhang, Tongtong Xue, Shuya Xu, Zhimin Li, Yangxi Yan, Yunxia Huang, Adverse effect of substrate surface impurities on O2 sensing properties of TiO2 gas sensor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Ceramics International, In Press, 2017.(SCI收录, 中科院JCR二区)
[24] 李智敏, 丁爱宇, 张茂林, 闫养希, 杨子, 罗发, 晶粒与晶界对BaTiO3基陶瓷PTC效应的协同调制研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已录用. (SCI收录, 中科院JCR四区)
[23] 李智敏, 张茂林, 闫养希, 黄云霞, 罗发, 庞锦标, Al掺杂对Ti3SiC2陶瓷制备和性能的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已录用. (SCI收录, 中科院JCR四区)
[22] Maolin Zhang, Xuan Ji, Zhimin Li, Zi Yang, Yangxi Yan, Yunxia Huang, Jinbiao Pang, Effect of excess TiO2 addition on the PTC properties of Ba0.99Y0.01TiO3-0.001MnO based ceramics, Ceramics International,43 (2017) 2338-2342. (SCI收录, 中科院JCR二区)
[21] Zhimin Li, Yangxi Yan, Maolin Zhang, Yue Hao, Improving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a0.6La0.8/3(Sn0.02Ti0.98)O3 ceramics by CeO2 addition,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3 (2017) 2899-2902. (SCI收录, 中科院JCR二区)
[20] Zhimin Li, Zi Yang, Maolin Zhang, Yangxi Yan, Yunxia Huang, Yue Hao,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Al-doped Ti3SiC2 as a novel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3 (2017) 222-227. (SCI收录, 中科院JCR二区)
[19] 张茂林, 薛彤彤, 王瑞泽, 胡金志, 安承泽, BaTiO3基半导体PTCR 陶瓷的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610-53.
[18] 张茂林, 纪璇, 李智敏, 闫养希, 杜嘉暄, 碳基对电极材料在QDSSCs中的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611-49.
[17] Yangxi Yan, Zhimin Li, Maolin Zhang, Peng Sun, Yonghao Xu, Yujun Feng, Effect of Fe substitution on the piezoelectric, dielectric and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PNZST ceramic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2 (2016) 18352-18356. (SCI收录, 中科院JCR二区)
[16] Peng Zhong, Xiaohua Ma, Xinpeng Chen, Rong Zhong, Xuehong Liu, Dongjie Ma, Maolin Zhang, Zhimin Li,Morphology-controllable polycrystalline TiO2 nanorod arrays for efficient charge collection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Nano Energy, 16 (2015) 99-111. (SCI收录, 中科院JCR一区)
[15] Maolin Zhang, Tao Ning, Shuyuan Zhang, Zhimin Li, Quanxi Cao, Zhanheng Yuan, Comparison of Pt and Pd Modified TiO2 Gas Sensors, MATERIALS SCIENCE (MED?IAGOTYRA), 20 (2014) 375-380. (SCI收录, 中科院JCR四区)
[14] Maolin Zhang, Tao Ning, Shuyuan Zhang, Zhimin Li, Zhanheng Yuan, Quanxi Cao, Response time and mechanism of Pd modified TiO2 gas sensor, 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17 (2014) 149-154.(SCI收录, 中科院JCR三区)
[13] Shuyuan Zhang, Quanxi Cao,Maolin Zhang, Lei Cai, Qidong Yan,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on Electromagnetic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La0.7Sr0.3MnO3±d-Epoxy Composit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11 (2014) 762-772. (SCI收录, JCR三区)
[12] Shuyuan Zhang, Quanxi Cao, Maolin Zhang, Xuefang Shi, Effects of Sr2+ or Sm3+ doping on electromagnetic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LaMnO3,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13 (2013) 074903. (SCI收录, 中科院JCR三区)
[11] 李智敏, 黄云霞, 卫晓黑, 张茂林, 周万城, 郝跃, 燃烧合成法制备N 掺杂SiC 粉体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42 (2013) 154-156.(SCI收录, JCR四区)
[10] Ning Tao, Zhang Maolin, Qi Yongshun, Hydrogen properties of lithium doped stannic oxide thick film sensor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706 (2013) 130-133. (EI)
[9] Zhang MaoLin, Ning Tao, Yang Yuhong, Gas response properties of noble me[ant]tal modified TiO2 gas sensor,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706 (2013) 126-129.(EI)
[8] Maolin Zhang, Zhanheng Yuan, Tao Ning, Jianping Song, Cheng Zheng, Growth mechanism of Pt modified TiO2 thick film,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176 (2013) 723-728. (SCI收录, 中科院JCR一区)
[7]张茂林, 袁战恒, 宋建平, 郑程, Pt/TiO2表面状态对气敏特性的影响, , 27 (2012) 928-932. (SCI收录, 中科院JCR四区)
[6]Maolin Zhang, Zhanheng Yuan, Jianping Song, Cheng Zheng, Responseimprovement for In2O3-TiO2 thick film gas sensors, Current Applied Physics, 12 (2012) 678-683. (SCI收录, 中科院JCR三区)
[5] Maolin Zhang, Zhanheng Yuan, Jianping Song, Cheng Zheng, Improvement and mechanism for the fast response of a Pt/TiO2 gas sensor, Sensors and Actuators B,148 (2010) 87-92. (SCI收录, 中科院JCR一区)
[4]Maolin Zhang, Zhanheng Yuan,Cheng Zheng, Fast response of undoped and Li-doped titania thick-films at low temperature, Sensors and Actuators B,131 (2008) 680-686. (SCI收录, 中科院JCR一区)
[3] 张茂林, 袁战恒, 郑程, 锂掺杂二氧化钛空/燃比厚膜材料氧敏特性研究, 硅酸盐学报, 36 (2008) 347-351. (EI)
[2] 袁战恒, 张茂林, 郑程, 三氧化二铝衬底杂质对二氧化钛厚膜氧敏特性的影响, 硅酸盐学报, 36 (2008) 341-346. (EI)
[1] 袁战恒, 张茂林, 郑程, 氧化锡氧化铌共掺杂二氧化钛氧气响应特性的稳定性, 硅酸盐学报, 25 (2007) 1163-1168. (EI)

申请专利
[5] 张茂林,李智敏,闫养希,黄云霞,孙鹏,气体传感器敏感层超薄氧化铝保护膜的低温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
[4] 张茂林,李智敏,李金霖,闫养希,郝跃,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TiO2光阳极缺陷的修复方法,专利申请号:2X。
[3] 闫养希,李智敏,黄云霞,张茂林,孙鹏,郝跃,氧化铈掺杂的钛锡酸镧钙微波介质陶瓷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9.8。
[2] 孙鹏,李智敏,张茂林,闫养希,黄云霞,郝跃,一种银掺杂改性二氧化钌厚膜电阻浆料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9。
[1] 李智敏,黄云霞,张茂林,马晓华,仲鹏,高介电损耗钛硅碳粉体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专利授权号:ZL5.8。




课程教学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本科生大二上学期)
[3] 电介质物理(本科生大三下学期)
[2] 计算机文化基础(本科大一上学期)
[1] 实验教学(本科生大三、大四)

主持教改项目
[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科交叉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建设研究,2017--2018年,在研。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实验开发实验教改项目,PTC热敏陶瓷阻-温特性测试及机理分析,2015--2016年,在研。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质量提升计划教改重点项目,材料性能模拟计算与工艺实验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2014--2015年,结题,优秀。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实验开发实验教改项目,厚膜气敏传感器及报警系统设计,2013--2014年,结题,合格。

教改论文
[3] 李智敏, 张茂林, 黄云霞, 闫养希, 孙鹏, 气敏传感器及报警系统综合性实验设计, 实验科学与技术, 已录用.
[2] 张茂林, 李智敏, 施建章, 黄云霞, 闫养希, 孙鹏, 相对介电常数测试实验与模拟计算结合的研究,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年第1期.
[1] 黄云霞, 李智敏, 黄伟, 张茂林, 李桂芳,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8期.
教材
[1] 胡英,何亮,张茂林,等,新能源与微纳电子技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实践教学
[4] 指导本科生王瑞泽、胡金志、安承泽 获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支持。
[3] 指导本科生 王慧、乔梁、纪璇 获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支持。
[2] 指导本科生 沈泽巍、杨雨思、史田田 入选2014年“深圳杯”数模竞赛夏令营。
[1] 指导本科生 李祖良、王大伟、毛嘉明获2014年校数模竞赛二等奖。




荣誉获奖
[5] 2015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
[4] 2014年获西安市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3] 2014年获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2] 2014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1] 2013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突出贡献奖励。




团队教师
曹国忠教授(美国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李智敏副教授,黄云霞副教授,闫养希讲师,孙鹏讲师,王媛讲师

研究生
2016级
[1] 纪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张茂林, 纪璇, 李智敏, 闫养希, 杜嘉暄, 碳基对电极材料在QDSSCs中的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611-49.
[2]Maolin Zhang, Xuan Ji, Zhimin Li, Zi Yang, Yangxi Yan, Yunxia Huang, Jinbiao Pang, Effect of excess TiO2 addition on the PTC properties of Ba0.99Y0.01TiO3-0.001MnO based ceramics, Ceramics International,43 (2017) 2338-2342. (SCI收录, 中科院JCR二区)


[2] 薛彤彤 西安工业大学
[1]张茂林, 薛彤彤, 王瑞泽, 胡金志, 安承泽, BaTiO3基半导体PTCR 陶瓷的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610-53.
[2] Maolin Zhang, Tongtong Xue, Shuya Xu, Zhimin Li, Yangxi Yan, Yunxia Huang, Adverse effect of substrate surface impurities on O2 sensing properties of TiO2 gas sensor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Ceramics International, In Press, 2017.(SCI收录, 中科院JCR二区)


[3] 徐姝雅 东北大学
[1] Maolin Zhang, Tongtong Xue, Shuya Xu, Zhimin Li, Yangxi Yan, Yunxia Huang, Adverse effect of substrate surface impurities on O2 sensing properties of TiO2 gas sensor oper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Ceramics International, In Press, 2017.(SCI收录, 中科院JCR二区)




招生要求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要求:
~~~~~~~~~~~~~~~~~~~~~~~~~~
1、欢迎各位对本人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报考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材料物理化学(学术型)和材料工程(专业型)。本人将尽可能提供优越的实验工作条件和学习指导。
2、本人对报考同学的本科学校、专业背景没有特别要求,理工类即可,男女不限。但是要求勤快踏实、能够举一反三。
3、毕业条件为第一或者第二作者至少发表一篇SCI论文,或者授权发明专利一项!请认真考虑本条件,联系本人时默认为接受本要求。(说明:本人的不欢迎纯粹为学位而上研的同学。在现阶段,科研论文和专利是体现硕士研究生工作创新性的有效途径)
4、本人为学生提供的实验条件、对学生的指导情况,请联系本课题组高年级研究生具体了解!
5、无论最终是否报考,欢迎通过邮件交流 ^_^




Profile
Name Title
Department:

Contact Information
Address:
Email:
Tel:


Introduction
Put brief introduction of yourself here


Research Interests
1.
2.
3.
4.
5.




Research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Papers
[1]
[2]
[3]
[4]
[5]
[6]
[7];
[8]
[9]





Honors
点击网页顶部“添加栏目”可以添加其他栏目
把鼠标放在栏目标题处,尝试拖动栏目。




Team
团队教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Teaching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课件下载 示例




Admission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相关话题/纳米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