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樟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10


基本信息

朱樟明 教授
博导
博士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工作单位:微电子学院

联系方式
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邮箱:zhangmingzhu@xidian.edu.cn
地点:北校区东大楼4楼


个人简介
朱樟明 1978年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牵头人(2020)、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教育部********(2018)、国家****领军人才(2017)、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0年、2003年、2004年分别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9年破格晋升教授,2009年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微电子学院教授。
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部委微电子技术等多个专业组成员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6)、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2015,2018)、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
担任Microelectronics Journal主编(EiC),担任IEEE TCAS-II、JCSC、IEICE ELEX等期刊编委,近5年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IEEE期刊论文80多篇,他引超过3000次,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
担任IEEE VLSI-SOC 2021、IEEE APCCAS 2018、IEEE ASSCC 2015等国际会议TPC Member或TPC Co-Chair
ELSEVIER中国高被引****
主要研究领域为模拟前端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
研究生培养:刘术彬获2020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吴强获得2020年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国家科技奖:
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效模数转换器和模拟前端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用于集成系统和功率管理的多层次系统芯片低功耗设计技术,2016
省部级科技奖:
1)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低功耗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集成电路基础理论和电路构建,2020
2)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高效模数转换器和模拟前端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2018
3)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系统芯片低功耗关键设计技术,2015
学术任职:
>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主编 (EiC )
>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Express Briefs Assocaite Editor (编委)
> Journa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 编委
>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编委
专著和教材:
朱樟明. 《低功耗模拟前端集成电路》,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朱樟明、杨银堂. 《低功耗CMOS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
朱樟明、杨银堂. 《硅通孔与三维集成电路》,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
杨银堂、朱樟明、朱臻. 《高速CMOS数据转换器》,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
杨银堂、朱樟明、刘帘曦. 《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6月(教材)

主要研究方向
1)高度数字化模数转换器(ADC)、高速及超高速ADC/DAC
2)芯片化雷达与系统(线性及SPAD激光雷达、W波段相控阵等)
3)模拟前端集成电路与模拟信号链芯片(前端放大器、传感器电路、AFE、PLL及频综、高速数据接口等)
4)脑机接口与模拟智能计算芯片(脑机接口芯片、光电感算芯片、模拟及近似计算等)
5)高效功率集成电路(AC/DC、DC/DC、POE、PMU、动力电池管理、能量获取及功率管理等)
6)三维集成电路与微系统(光电类及射频类微系统、硅基三维无源器件集成)




基本信息

朱樟明 教授
博导
博士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工作单位:微电子学院

联系方式
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邮箱:zhangmingzhu@xidian.edu.cn
地点:北校区东大楼4楼


个人简介
朱樟明 1978年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牵头人(2020)、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教育部********(2018)、国家****领军人才(2017)、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0年、2003年、2004年分别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9年破格晋升教授,2009年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微电子学院教授。
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部委微电子技术等多个专业组成员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6)、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2015,2018)、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
担任Microelectronics Journal主编(EiC),担任IEEE TCAS-II、JCSC、IEICE ELEX等期刊编委,近5年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IEEE期刊论文80多篇,他引超过3000次,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
担任IEEE VLSI-SOC 2021、IEEE APCCAS 2018、IEEE ASSCC 2015等国际会议TPC Member或TPC Co-Chair
ELSEVIER中国高被引****
主要研究领域为模拟前端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
研究生培养:刘术彬获2020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吴强获得2020年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国家科技奖:
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效模数转换器和模拟前端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2019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用于集成系统和功率管理的多层次系统芯片低功耗设计技术,2016
省部级科技奖:
1)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低功耗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集成电路基础理论和电路构建,2020
2)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高效模数转换器和模拟前端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2018
3)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系统芯片低功耗关键设计技术,2015
学术任职:
>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主编 (EiC )
>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Express Briefs Assocaite Editor (编委)
> Journa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 编委
>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编委
专著和教材:
朱樟明. 《低功耗模拟前端集成电路》,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朱樟明、杨银堂. 《低功耗CMOS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
朱樟明、杨银堂. 《硅通孔与三维集成电路》,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
杨银堂、朱樟明、朱臻. 《高速CMOS数据转换器》,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
杨银堂、朱樟明、刘帘曦. 《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6月(教材)

主要研究方向
1)高度数字化模数转换器(ADC)、高速及超高速ADC/DAC
2)芯片化雷达与系统(线性及SPAD激光雷达、W波段相控阵等)
3)模拟前端集成电路与模拟信号链芯片(前端放大器、传感器电路、AFE、PLL及频综、高速数据接口等)
4)脑机接口与模拟智能计算芯片(脑机接口芯片、光电感算芯片、模拟及近似计算等)
5)高效功率集成电路(AC/DC、DC/DC、POE、PMU、动力电池管理、能量获取及功率管理等)
6)三维集成电路与微系统(光电类及射频类微系统、硅基三维无源器件集成)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高效模拟前端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2021-2025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速射频模数转换器新架构和电路技术研究,**,2021-2025
[3] 国家****科学基金:低功耗模拟前端集成电路,**,2017-2021
[4]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项目:低功耗混合信号集成电路,**,2014-2016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精度激光雷达传感器芯片关键技术,**, 2019-2023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毫米波采样超高速模数转换器芯片关键技术研究,,2020-2022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维集成电路的TSV建模和信号完整性关键技术研究,**,2014-2017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纳米级超低功耗CMOS 集成电路与SoC 技术研究,**,2013-2017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非标准逻辑数字电路的衬底噪声建模及验证技术研究,**,2010-2012
[10]国家863项目:下一代光传输系统中超高速ADC/DAC芯片研制和系统验证,2013AA014103,2013-2015
[11]国家863项目:现场可编程模拟电路阵列(FPAA)架构、编程方法研究,2012AA012302, 2012-2014
[12]国家863项目:高速低功耗CMOS数据转换器关键技术与芯片开发,2009AA01Z258,2009-2011
[13]国家863项目:多模式多频段宽带无线通信射频前端SOC芯片开发,2009AA01Z260,2009-2011
[1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博导类):微瓦级SOC芯片关键设计技术研究,017,2013-2015
[15]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低功耗集成芯片系统和新型器件创新团队,2013KTC-01,2013-1016
[16] 教育部联合基金:自主可控P波段雷达模拟前端集成电路,6141A**, 2016-2017
[17] 教育部联合基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芯片技术,6141A**, 2019-2020
[18]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项目:高速CMOS数模转换器IP核及DDS SOC应用,2013KTCQ01-02,2013-2014
[1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低功耗混合信号集成电路,NCET-13-0951,2014-2016




荣誉获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20)
教育部********(2018)
国家****科学基金(2016)
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牵头人(2013)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3)




科研团队
教 授:刘术彬、刘马良
副教授:杨力宏、刘晓贤、梁宇华、卢启军、马瑞、李登全
讲 师:励勇远、张涛、刘阳、尹湘坤、钟龙杰、冯立琛、王静宇
华山****:刘术彬、刘马良
华山菁英副教授:梁宇华、卢启军、励勇远、张涛、李登全
华山准聘副教授:钟龙杰、冯立琛




学术论文
2014年以来发表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IEEE期刊论文80多篇,SCI他引1500多次,Google学术引用3000多次。
论文期刊包括IEEE TCAS-I、TCAS-II、JSSC、TMTT、MWCL、Sensors、TI&M、TVLSI等。





招生要求
欢迎有志于从事模拟及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的同学报考,每年招收1名本科直博生;
博士研究生欢迎通信、信息与信号处理、电磁场、电路与系统、微电子等专业的同学报考,毕业除了满足学校规定的要求之外,还须发表1篇IEEE期刊论文,至少1篇国内期刊论文,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


相关话题/微电子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