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曾兴雯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27


基本信息
曾兴雯 教授
硕导或博导
博士学科:
硕士学科: 
工作单位:通信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电子邮箱:xwzeng@mail.xidian.edu.cn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


个人简介
曾兴雯,男,汉族,1956年6月生于四川省广汉市。1981年和1984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取得工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4年留校任教,1995年获研究生导师资格,1999年任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现为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理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选拔与就业工作委员会主任。承担和完成了几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科研项目*、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在国内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几十篇。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十几部,获得多个省部级和学校的优秀教材奖。

主要研究方向
扩展频谱通信、数字通信、通信对抗、移动通信等




基本信息
曾兴雯 教授
硕导或博导
博士学科:
硕士学科: 
工作单位:通信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电子邮箱:xwzeng@mail.xidian.edu.cn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


个人简介
曾兴雯,男,汉族,1956年6月生于四川省广汉市。1981年和1984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取得工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4年留校任教,1995年获研究生导师资格,1999年任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现为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理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选拔与就业工作委员会主任。承担和完成了几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科研项目*、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在国内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几十篇。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十几部,获得多个省部级和学校的优秀教材奖。

主要研究方向
扩展频谱通信、数字通信、通信对抗、移动通信等




科学研究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承担和完成了几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科研项目*、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以及其他科研项目
1) 曾兴雯、李建东、李晖、刘乃安、任光亮,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本硕博连读知识体系及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2007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教改研究重点项目
2) 陈平、曾兴雯、赵东方、黄伟、赵韩强,国防生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2007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教改研究重点项目
3) 赵树凯、曾兴雯、赵韩强、余沛明、卢毅,研究教学型大学“六体循环式”教学质量保证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2007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教改研究项目
4) 秦荣、曾兴雯、许克毅、史耀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学会“十五”重点项目
5) 曾兴雯、史耀媛,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理念研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研究中心西安基地“十一五”重点项目,2005年
6) 史耀媛、曾兴雯,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及保障体系研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研究中心西安基地“十一五”项目,2005年




学术论文
在国内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几十篇
1) 曾兴雯、史耀媛,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3.10
2) 曾兴雯、裴庆琦,加强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1期
3) 曾兴雯,“质量工程”与电工电子课程建设,全国第三届电工电子课程论坛大会发言,2007年11月,南京
4) 史耀媛、曾兴雯,课程教学视角下的课程理念,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11期
5) 史耀媛、曾兴雯,社会应用视角下专业学位教育和谐发展研究,第四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会议论文,2005年6月
6) 赵韩强、曾兴雯、赵树凯,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电子教育,2008年第1期
7) 曾兴雯、吴蕾、王诚,M序列自相关函数最大旁瓣的概率分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EI检索源),Vol.29(1)
8) 曾兴雯、贺彦国、李栋,DS/CDMA多比特量化相关接收性能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EI检索源),Vol.29(4)
9) 苑雪、曾兴雯、申振宁,跳频同步信号的干扰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
10) 付卫红、杨小牛、曾兴雯、刘乃安,MIMO-OFDM系统中的空时频编码技术,四川大学学报,2006,vol.43(5)
11) 付卫红、杨小牛、曾兴雯、刘乃安,软件无线电中带通信号的无盲区整带抽取,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26(5)
12) 付卫红、杨小牛、曾兴雯、刘乃安,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神经网络的通信信号盲识别新方法,信号处理, 2007,23(5) 7) 刘乃安、曾兴雯,对区分服务中分组标记算法RIO的改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
13) 付卫红、杨小牛、刘乃安、曾兴雯,一种新的通信信号盲分离算法—EASIBSA算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1)
14) 付卫红、杨小牛、刘乃安、曾兴雯,基于步长最优化的EASI盲源分离算法,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40(1)




荣誉获奖
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十几部,获得多个省部级和学校的优秀教材奖。
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几十篇,主编了《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高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辅导》和《扩展频谱通信及其多址技术》等教材,还有《无线局域网》等著作,主持或参加国家“86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二十余项。




科研团队
团队教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课程教学
主讲过“高频电子线路”、“扩频通信”、“随机信号分析”、“信号分析”、“通信对抗”等课程




招生要求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相关话题/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