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悠久:陕西科技大学1958年创办于北京,时为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定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院校之一;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建校4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5万余名科技人才,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这将为同学们发展成才提供理想的沃土。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2人,硕士学位的372人,教授、副教授32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人才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陕西省跨世纪优秀人才5人。一大批国内著名专家、教授云集这里,开创了培养大批高科技人才的新局面。这将为同学们学有所长提供很好的保证。
学科门类齐全:学校现有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医学、法学六个学科门类,39个本科专业。学校是198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研究生免试推荐权、研究生单独考试权及工程硕士、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这将为同学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基础设施完善:学校现设14个学院、1个直属系、2个教学部、2个中心,在校学生18000余人。拥有30余个研究所、40余个实验室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中心、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和体育馆、游泳池等其它配套设施。图书馆藏书80余万册,可使用微机随时检索查阅到国内外重要的教育、科技信息,学校的宽带网随时可以登上“信息高速公路”。这将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
科技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180余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各种奖励。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显著,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2002年我校技术转让实际收入进入中国高校前100名,我校名列第47位,位居陕西省高校第2名。陕西科技大学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与世界对接。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30余所国外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和跨国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多次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为学校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间的广泛交流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将为同学们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模式科学:学校全面实施 “树人工程”,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办学思想,建立了既符合现代教育特征,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又体现我校特色,激发学生创新性,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实行因材施教、优才优育、主辅修制,开展修身树德、才能造就、创新教育、企业启蒙等人才培养计划,开通本硕连读直达快车,现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并重,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并行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办学体系。这将为同学们成为复合型人才提供很好的培养机制。
教学成果显著:近年来,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英语四级通过率名列全省前茅。我校大学生在全国英语、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我校学生在200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外社教杯”首届全国大学英语写作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赛事中,均获得一等奖。
助学措施齐全:学校建立了包括奖、贷、勤、减、缓等一系列助学措施。除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外,还有德国BAYER公司、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红塔仁恒纸业集团、大宇制釉有限公司、深圳实用电器有限公司、万华集团、山东三力集团、宴友思集团、曹光锐、胡氏家庭等集团和个人设立的30余项奖学金和助学金。这将为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一定的保障。
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3%以上,部分专业的供需比达1∶10以上,2003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名列陕西省53所高校第5名。我校在全国建立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为主的100余家就业、实习基地,打造了就业新平台。由于专业特色鲜明,就业去向多以大中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为主,毕业生素以“基础理论厚实、工程训练扎实、创新能力突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赞誉。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将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邮 编:712081
学校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联系电话:0910-3579011 3579012 3579013 3579014 3579015
0910-3578721 3578722 3578723 3578724 3578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