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西安临时大学时期,距今已有65年的历史。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建立的化工院系之一。

  1937年抗战爆发,由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师大迁至西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设理、法商、教育、工、农、医六大学院,其中工学院设土木工程、矿冶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六个系。1938年3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迁往陕西城固县,同年4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同年7月,西北联大工学院与东北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学院。同年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国立西北大学迁至西安,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1949年,国立西北工学院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8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学院化工系的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去了北京石油学院,另一部分到了西安石油学院。1960年,西安石油学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的纺织系、水利系合并成立了陕西工业大学。1972年,陕西的高等院校调整,陕西工业大学化工系并入西北大学。

  回到西北大学30年来,在西北大学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和领导下,化工学院上下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教师62人,教师中有博导3人,教授9人,副教授29人,讲师18人。教师已获和在读博士学位的有26人。

  化工学院拥有: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和工程硕士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食品工程5个系、应用化学(工)等六个本科专业。在校博士生8人,硕士生60人,本科生786人。已经形成了由学士-硕士-博士组成的较完整的科学育人体系。在培养的数以千计的毕业生之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部门的技术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领导干部。总工、厂长遍及西北及其它地区的大型化工行业,也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独立创业并获得巨大成功企业家。经过半个多世纪锤炼的化工学院,成果累累,人才辈出。

  化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将传统与现代化工技术相结合,在精细化学工程方向、生物工程方向、分离工程与技术方向、化学反应工程与反应器方向、新型功能材料工程方向五个领域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化工学院内设纳米材料、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新型反应器四个研究所和陕西省资源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五年来,承担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及项目38项,其它项目80多项,获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年均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权威期刊SCI、EI收录50余篇。年均出版专著2部、专利一项。在科研成果转化反面亦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纳米氧化锌生产技术已投入商业运营,成立了五菱常泰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类人胶原蛋白生产技术组建了巨子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苹果深加工技术研究-雪儿系列果酒项目,以被陕西省列为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并与企业组建了科技型有限责任公司。

  在教学基础设施与实验室建设反面,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已投资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有:500万元,新建化工实验大楼及化工原理实验室;投资135万元新建制药工程和食品工程专业实验室;投资60余万元新建机械工程制图实验室和电工实验室以及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实验室;面向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有发酵工程实验室与设备仪器中心。随着“211工程”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化工学院的教学设施逐步得到更新和提高。

  今日的化工学院,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指引下,在校党政领导的领导下,在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全化工学院的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努力拚搏,为实现“ 把化工学院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院系”而共同努力奋斗。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