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讨会由中德学院承办,来自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山西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省发改委外资利用与境外投资处、省经信委投资与规划处、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北大学创新研究中心等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以及我校各学院及科研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校长刘维奇在会见与会代表和专家时指出,山西财经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举办的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德两国深入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对接的新形势下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对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制造强国战略、我省制造振兴战略和学校“十三五”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俊青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指出本次会议是在山西财经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15年的基础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对接的背景下召开的,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进入新常态,两国专家学者此次的到来肩负着研讨“德国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资源效率与数字转型的使命,对推动山西财经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从人才培养提升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讨会紧紧围绕“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这一主题,针对工业4.0背景下的中德科学和应用、数字化转型技能、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山西工业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做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表示,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重视工业生产,旨在提高本国工业实力,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而就山西地区来说,我省资源丰富,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国外占据生产力、资源等优势的内外部困境。为此,我省应进一步培育新产业新动能与利润增长点、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工业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加强去杠杆工作、积极防范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同时,专家学者也建议推动山西省与德国北威州的合作,将山西省与德国北威州的合作作为推进“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的重要窗口。
此次研讨会是山西财经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两校深度合作的成果,是中德学院“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的具体体现,对深入探索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和意义、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加快推进实施中德两国制造业深度融合战略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德学院 付琳供稿)
![](http://www.sxufe.edu.cn/__local/4/3F/D4/BAF099361626968776A7128A473_73BE87FA_250CB.jpg)
刘维奇校长会见德国与会专家
![](http://www.sxufe.edu.cn/__local/9/6C/DB/AAB6A6F26DDF74C06EBA52B6E9A_60D20C14_10CC3.jpg)
杨俊青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http://www.sxufe.edu.cn/__local/A/E5/BC/CD0D0379290D7CBE8B077060126_06B382F2_19C7E.jpg)
与会专家深入研讨交流
![](http://www.sxufe.edu.cn/__local/6/5A/6A/131BB36187799B5C20911DEBF1B_B1121C87_194C9.jpg)
与会专家合影留念